生態泉州 綠色家園
隨著綠化建設的不斷推進,泉州市區變得越來越美麗。(張九強 攝)
核心提示
做綠色GDP領跑人——“泉州風景獨好!”
2013年獲評“東亞文化之都”、中國“花園休閑之都”的泉州,正聚焦各地游客目光,而“生態泉州”已然成為泉州展示給世界的最美名片,彰顯著古城新姿。
從2003年2月提出“生態立市”發展戰略到今年9月底全省首個通過省級生態市考核驗收,泉州以十年磨一劍的環境堅守,奏響“百姓富”與“生態美”的動人和弦。朝著2014年建成國家級生態市的目標,泉州步履堅定、信心滿懷。
□本報記者 謝曦 彭斌
堅守生態 環保加碼
每到收獲季節,一望無際的綠色作物、大紅的胡蘿卜、堆成山的西瓜,便成為惠安縣凈峰鎮五群村一道風景線。這座村財并不富裕的偏僻鄉村,對發展有著可貴的認識:五群村最大的優勢,是全村沒有任何污染企業。在堅守生態底線的同時,村里大步流星地搞起生態項目——計劃建設五群溪畔的1公里步行慢道和一座占地600平方米的濱海休閑公園。不久的將來,濱海風光將成為五群村旅游的新名片。
不止是五群村,在生態與發展“雙贏”中刻苦求解,已成為全市上下的自覺行動。去年10月《泉州生態市建設“十二五”規劃》正式通過,泉州吹響了在全省率先向國家生態市沖刺的號角,也為全市合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泉州樣本”寫下有力注腳。
對環境保護的投入,泉州不斷加碼:2010年至2012年,泉州環保投入累計達456.5億元,2012年環保投入占GDP比重達3.70%,2013年實施生態市建設重點項目332個,計劃投資509.84億元。僅重點流域(含近海水域)整治一項,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治項目82個,完成投資14.6億元。
跨境流域整治等難題,也從理順體制機制中找到突破口:晉江分別與石獅、南安簽署跨境流域水環境污染聯防聯治工作協議,全面啟動跨境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南低渠、后面溪等點位水質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群眾關注的小流域整治問題,同樣在集體攻堅中打開局面:今年5月以來,全市21條小流域展開“賽水質”活動,截至目前,已投入資金1.28億元,河道清淤26.7公里,關閉搬遷違法企業80家。
省級森林城市的綠色版圖,更在精耕細作中詩意呈現:泉州市“三沿一環”(沿路、沿江、沿海,環城)一重山、風景區、自然生態公園等重點生態區位的綠化彩化穩步推進,今年以來建設各類示范片1.2萬畝,完成造林綠化美化面積30.6萬畝。
環境準入和源頭治理雙管齊下,產生顯著的生態效益:截至目前,泉州3個縣(市)通過環保部國家級生態縣(市)考核驗收(全省共6個),2個縣(區)通過環保部技術評估;已建成10個省級生態縣(市、區)、132個省級及以上生態鄉鎮、1659個市級及以上生態村,創建工作持續走在全省前列。
尚卿茶花文化園,五顏六色的茶花競相開放,引來不少游客。 ?。愋£?劉伯怡 攝)
呵護有力 鄉村更美
當泉州的生態畫卷徐徐展開之時,星羅棋布的美麗鄉村如同畫卷中的一顆顆璀璨明珠,光彩奪目。
11月30日,泉州市首個茶花公園在安溪尚卿開園,1萬多株名貴茶花姹紫嫣紅、綻放迎客。整個公園,山、亭、林、寺、花、草、樹與人文景觀水乳交融,吸引游人陣陣。
管中窺豹,始于2012年9月的泉州市“美麗鄉村”建設五年行動,使得上萬個泉州鄉村走出“深閨”。今年年初,以“游美麗鄉村,賞田園風韻”為主題的“泉州美麗鄉村游”啟動,8條精美鄉村游路線鋪開。而近日全市最后一批593個村莊規劃全部報批,宣告泉州市實現村莊規劃全覆蓋,細細描摹出一幅幅美麗鄉村的發展藍圖。
鄉村之美,源自生態環境的日益改善。繼去年年底啟動“美麗鄉村”環境衛生檢查考評之后,今年,市委、市政府下足決心,將人均30元衛生保潔經費作為各地財政支出的硬任務,并安排1500多萬元用于農村衛生評比獎補,效果立竿見影。全市計劃完成“美麗鄉村”建設“六大工程”項目3474個,總投資28.61億元,截至10月底,已完成投資24億元,占年計劃的83.9%。
一個個立足優美生態的“幸福夢想”由此粲然綻放。依托“美麗鄉村”建設,令村民腰包鼓起來的美麗產業風生水起。在石牛山山腰上、海拔1500多米的德化水口鎮昆坂村,村民通過土地流轉發展林下種植業,培育、種植金線蓮,“轉”出一條致富路。而洛江區羅溪鎮雙合村則把盤活土地促增收的具體舉措寫進“美麗鄉村”規劃編制中,通過土地流轉,發動農民以參股形式種植麥冬、姜黃等特色農產品?!霸煅惫δ艿牟粩嘣鰪?,令泉州的“美麗鄉村”美得更有底氣。
在“村莊秀美、環境優美、生活甜美、社會和美”的“追美”道路上,在一步步的美麗蛻變中,生態向好、民生向好的泉州鄉村畫卷正依次鋪展、漸入佳境。
我看泉州這一年
民生多少事 受惠生態美
洛江區虹山鄉萬壽菊綻放 (張九強 攝)
公園里盡享“綠色呼吸”
葉源忠是泉州一中地理教師,來泉工作快兩年了。談及泉州城市生態環境變化時,他感觸很深,“在市區,公園遍地開花,城市綠地面積越來越大,城市生態自然越變越好了?!?/p>
最深刻的體會源于一次“東海之行”?!扒安痪萌|海找一位朋友,隨后他帶我去逛新建的桃花山公園。”葉源忠說,在桃花山公園北入口廣場,他們看到香樟、金黃熊貓、小葉榕、紅花紫荊等20多個品種的喬灌木將廣場裝扮得生機盎然。讓人印象更為深刻的是,這座依桃花山山體而建的公園,將使桃花山、大坪山、森林公園形成一大片的休閑綠地,成為市區最生態、最大型公園系統。
山水慢道暢享“慢生活”
“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閑。”在城市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當下,越來越多的人追求城市“慢生活”。家住市區少林路的市民劉培智說,“平常工作節奏快,壓力大,所以周末經常和家人、朋友一起騎自行車出去走走。”
“主要是沿著市區內的山水慢道到清源山、江濱北路等地?!眲⑴嘀钦f,慢道是泉州城市的一道“綠色長卷”,沿線的綠化帶和水系無處不彰顯著城市的生態之美。在他看來,近年來城市生態的變化,最直接的體會便是江濱北路親水慢道的建設?!盁o論是騎行,還是步行,置身于慢道上,總能讓人在休閑放松中感受城市的生態之美,可謂一舉兩得?!眲⑴嘀切χf。
劉培智的體會和期盼背后是泉州市慢線系統的大范圍鋪開。據悉,泉州慢線系統分為山線、水線和山水連接線,將用3年時間分期分段建成。
“美麗鄉村”感觸美麗
在洛江區虹山鄉虹山村,“美麗鄉村”建設正全面鋪開。“美麗鄉村”帶來怎樣的變化?村民生活又有怎樣的改觀?
村民彭深思常年在該村生活,對近年來村里面的變化是,“看在眼里記在心里?!薄敖涍^‘美麗鄉村’建設后,村容村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迸砩钏颊f,每臨傍晚,他常和家人一起沿著村里面新修的景觀河道和木棧道散散步?!斑呑哌吙?,邊看邊想,覺得越變越漂亮了。”
在彭深思看來,虹山村變美變漂亮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劃村而過的漈溪景觀河道整治。經過改造后,河道兩岸鋪上透水磚、立起石護欄,景觀清新行洪順暢,而且為村民休閑娛樂提供了好去處。其次是生活污水的統一處理。經過改造后,村里把污水管道連接到每家每戶,然后再進行統一處理,達標后才排放到河道里面。“生活污水不再橫流,環境自然變好了?!弊詈笫卿佋O木棧道。虹山村內有座虹山瀑布,海拔高600余米,空氣清新,夏秋涼爽?!懊磕甓加胁簧儆慰蛠韰⒂^。”今年8月村里開始在景區入口處鋪設木棧道,修建觀景亭。這樣不僅能吸引更多游客前來游玩,帶動村民們增收;同時,也為全村增添了一個休閑放松的好地方。
創建生態市泉州在行動
一年大事記
●5月15日,市政府辦公室分別印發《泉州生態市建設工作實施方案》和《泉州生態市建設2013年工作計劃》。
●5月16日,泉州市召開生態市建設動員大會,號召全市上下迅速行動起來,全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確保泉州市今年年底前建成省級生態市、2014年年底前建成國家級生態市。
●7月5日,市政府召開迎接省級生態市考核驗收專題動員部署會。
●9月11日,市政府部署開展省級生態市自查預驗收,由4位市領導牽頭帶隊4個小組,對全市擬迎接省級生態市考核驗收的生態建設示范點進行現場檢查指導。
●9月29日-30日,泉州通過省環保廳考核組對創建省級生態市的考核,成為全省首個通過省級生態市考核驗收的設區市。
各地爭上游
南安、永春、德化3個縣(市)通過環保部國家級生態縣(市)考核驗收(全省6個,泉州市3個);安溪、洛江2個縣(區)通過環保部技術評估;鯉城、豐澤、洛江、石獅、晉江、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等10個縣(市、區)獲得省級生態縣(市、區)命名。
鄉村變美麗
▲去年以來,全市已累計募集社會資金13.4億元投向“美麗鄉村”建設。
▲市級財政從2013年起每年安排5000萬元專項資金,采用以獎代補等形式用于“美麗鄉村”建設補助。
▲縣級財政把農村環境衛生清潔和保潔經費,按每人每年不少于30元額度安排列入年度預算。
▲按農村人口的1%。-2%。配備保潔員的要求,全市農村已聘用農村保潔人員1.44萬人。
▲2013年,全市計劃完成“美麗鄉村”建設“六大工程”項目3474個,總投資28.61億元,截至10月底,已完成投資24億元,占年計劃的83.9%。
▲今年,市財政安排150萬元用于扶持農民素質提升和技能培訓。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