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卿茶花文化園,五顏六色的茶花競相開放,引來不少游客。 (陳小陽 劉伯怡 攝)
呵護有力 鄉村更美
當泉州的生態畫卷徐徐展開之時,星羅棋布的美麗鄉村如同畫卷中的一顆顆璀璨明珠,光彩奪目。
11月30日,泉州市首個茶花公園在安溪尚卿開園,1萬多株名貴茶花姹紫嫣紅、綻放迎客。整個公園,山、亭、林、寺、花、草、樹與人文景觀水乳交融,吸引游人陣陣。
管中窺豹,始于2012年9月的泉州市“美麗鄉村”建設五年行動,使得上萬個泉州鄉村走出“深閨”。今年年初,以“游美麗鄉村,賞田園風韻”為主題的“泉州美麗鄉村游”啟動,8條精美鄉村游路線鋪開。而近日全市最后一批593個村莊規劃全部報批,宣告泉州市實現村莊規劃全覆蓋,細細描摹出一幅幅美麗鄉村的發展藍圖。
鄉村之美,源自生態環境的日益改善。繼去年年底啟動“美麗鄉村”環境衛生檢查考評之后,今年,市委、市政府下足決心,將人均30元衛生保潔經費作為各地財政支出的硬任務,并安排1500多萬元用于農村衛生評比獎補,效果立竿見影。全市計劃完成“美麗鄉村”建設“六大工程”項目3474個,總投資28.61億元,截至10月底,已完成投資24億元,占年計劃的83.9%。
一個個立足優美生態的“幸福夢想”由此粲然綻放。依托“美麗鄉村”建設,令村民腰包鼓起來的美麗產業風生水起。在石牛山山腰上、海拔1500多米的德化水口鎮昆坂村,村民通過土地流轉發展林下種植業,培育、種植金線蓮,“轉”出一條致富路。而洛江區羅溪鎮雙合村則把盤活土地促增收的具體舉措寫進“美麗鄉村”規劃編制中,通過土地流轉,發動農民以參股形式種植麥冬、姜黃等特色農產品。“造血”功能的不斷增強,令泉州的“美麗鄉村”美得更有底氣。
在“村莊秀美、環境優美、生活甜美、社會和美”的“追美”道路上,在一步步的美麗蛻變中,生態向好、民生向好的泉州鄉村畫卷正依次鋪展、漸入佳境。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