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周四下午,南湖歌友會都會在南湖公園舉行溫馨廣場大家唱活動。 記者 常海軍 攝
廈門網-海西晨報訊 記者 石勤 通訊員 張蔚 鄭潔靈 林敏超 吳哨兵
在旅游中,碰到問題,我們習慣于向景區的志愿者求助;在社區中,孤寡老人家中常常會出現志愿者的身影,為他們提供服務。
志愿者成為鄰里和美的重要部分,通過志愿者,社區能更好地打造和諧鄰里關系,志愿者們也能通過自己的服務,參與社區建設。
青年志愿者 周末獻溫情
每周末去做義工,似乎成了所有思明人的時尚,而這一時尚也悄悄地來到了筼筜街道振興社區。在社區里,有這樣一群年輕人,每到周末或是特殊的時節,他們就會前往需要幫助的居民家中,為他們提供服務,他們就是“青春互助超市”志愿服務隊。
每到周末,小李都會抽出一部分時間,為振興社區轄內的外來工子女提供一些幫助。“有時候給他們帶幾本書,有時候拿些生活用品,陪他們聊聊天,很簡單的。”在暑假期間,小李和“青春互助超市”的隊友們會帶著孩子們參加各種活動,“孩子們每次看到我們都會很開心。”
加入這支“青春互助超市”一年多來,小李很有收獲。“認識了不少能人,像我們隊里的付師傅,他真是個熱心人,誰家水管壞了,一個電話,他就立馬上門幫忙。”
據了解,“青春互助超市”志愿服務隊成立于2009年,隊員們利用網絡召集有特長的青年志愿者,以幫扶孤老殘弱為重點,定期為空巢老人、殘疾人、困難戶等特殊群體提供親情陪伴、家電維修、家務勞動、代送三餐等志愿服務。
最近,振興社區又有了一個新項目———成立思明區城市義工協會振興分會,凡是居住在本社區的居民,熱心社會服務和公益事業的個人或團體都可報名成為義工成員。
這支義工隊伍將由黨員愛之隊、安全巡邏隊、小組長宣傳隊、老人親情陪護隊、青少年關愛隊等隊伍構成。目前,已組織人員培訓,接下來將正式組織居民開展活動。
文化志愿者 奉獻夕陽熱
每周一、周四下午2點半,76歲的劉忠信都會來到南湖公園,參加溫馨廣場大家唱活動。而像他一樣準時參加的老人,每次都有近200名,他們有一個統一的名字———南湖歌友會。
這支歌友會成立快6年了,除了每周兩次的溫馨廣場大家唱,歌友們還有另一個身份———四里社區文化志愿者。
劉忠信說,歌友會成立之后,他們就開始固定每周六上午免費教社區居民唱歌?!拔覀兙幱×?本《南湖歌聲》和2本《閩南語金曲》的歌譜,把上面的歌曲教給居民。”
帶領社區青少年做手工,開展“我是社區小主人”青少年志愿服務活動,為孩子們進行書畫、象棋、手工制作等義務輔導……在育秀社區,同樣有這樣一群熱心的志愿者。
其實,不止是振興社區、四里社區和育秀社區,在整個筼筜街道轄區,都有很多助人為樂的文化志愿者隊伍。
每逢春運,筼筜街道都會組織一支專門的志愿者隊伍,來到高崎火車站為返鄉農民工開展行李幫運、乘車引導等服務,這只是街道志愿者服務的一小部分。街道還成立了志愿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在街道辦建立32人學雷鋒志愿服務隊,在15個社區成立1300余人的常設志愿服務隊伍。此外,街道還經常組織志愿者開展關愛幫扶困難群眾、空巢老人、殘疾人、困難學生以及科普、文藝等志愿服務。
在筼筜街道,處處都洋溢著“學習雷鋒、奉獻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務氛圍。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