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四口坐著在廈門買的第一輛“車”兜風
東南網12月11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詹文 崔曉旭/文 吳曉平/圖)這個美國人,對廈門是有多熱愛。他說,別叫我老外,我是老內,兩輩子都要呆廈門。
潘威廉,曾是美國空軍、美國第一證券公司副總裁。結果,他賣了美國產業,跑來廈門,一呆25年。
昨天,廈門為他舉行了一個慶祝活動,在鼓浪嶼一棟別墅里,慶祝他定居廈門25周年和結婚32年的紀念日。園子里擺滿了他的各種照片,有很多,潘威廉自己都沒看過。
大詩人舒婷,就住別墅隔壁,也跑來了。幾乎不在任何場合發言的她,這回竟然拿了麥克風上場,有點羞澀地說,潘威廉很帥,太太蘇珊很漂亮,你們很喜歡手牽手在鼓浪嶼散步,如果在街上碰到你們,希望你們記住我哦。
廈門榮譽市民、福建第一位持綠卡的外國人、廈門大學工商管理教育中心教授、兩次獲“福建省優秀外國專家”稱號、獲中國國家外國專家局頒發的“友誼獎”。潘威廉好多名頭,都跟廈門、跟中國有關。
32歲來到廈門的他,在中國住了25年,依然保留了美式幽默。慶祝儀式上,很多女士和他合影,他笑呵呵說,別告訴我太太,跟這么漂亮的女士合影,她會殺了我。太太蘇珊,就在旁邊,笑呵呵地看著他。
普通話說得很溜,閩南話也會一些。潘威廉說,別趕我走,廈門就是我家,倆兒子都在廈門長大,樓上老先生老太太都是他們爺爺奶奶。
廈門最美的就是廈門人
導報記者:你來廈門25周年,今天還是你和妻子結婚32周年的紀念日。
潘威廉:緣分啊,中國可以說是我倆的媒人。
我和太太第一天認識,就聊中國。她是在臺灣出生長大的美國人,我倆有個共同愿望,想到大陸看看。因為這樣,我們才不斷約會,然后戀愛。我倆都太喜歡中國了,給兩個兒子取名都是“中美合資”,叫神農和馬太。
32歲我博士畢業,下了個決心,把美國產業賣掉,和太太帶著兩個兒子來到了廈門。剛開始只是計劃在這學一兩年中文,然后去別的地方。結果,一來就愛上這座城市和這里的人了。當初壓根沒想到,會在這里一呆25年。
導報記者:為啥不走了?
潘威廉:我給你說個故事。剛來廈門沒多久,我在中山路丟了個包,里面有護照,還有我兩個月工資。我著急啊,結果路邊一裁縫撿到,把包還給我。我給他錢,他一分不要。后來我才知道,這裁縫很辛苦,還得了癌癥。我后來再去找他,他已經去世了,小孩才剛出生。我當時差點哭了。
廈門人就是這樣,廈門最美的就是廈門人。所以,我說不能離開廈門。
一輩子、兩輩子都想住這里
導報記者:你在廈門可是名人,你滿世界推介廈門,成廈門代言人了。
潘威廉:2002年,廈門申請國際花園城市,我作為發言人。廈門拿下金獎,我樂壞了。后來,我又幫助泉州、上海松江、江蘇常州武進獲得國際花園城市金獎。
導報記者:有人說你是中國通、福建通、廈門通。
潘威廉:中國通說不上,嘿嘿,廈門通還行。我寫了10多本書介紹廈門,寫著寫著,變成廈門通了。
其實不僅老外,很多年輕的廈門人,也不了解自己的家。我寫這些書,不僅給老外看,也給年輕的廈門人看。
導報記者:別人說你為廈門做了很多事。
潘威廉:一點點啦,這是我家,我應該的啊。在中國,特別是在廈門,我不是老外,而是老內。
別人問我,這25年覺得最了不起的一件事是什么,我說,最驕傲的是擁有了這么一個大家庭。中國人和外國人,在廈門是一家人。只要沒人趕我走,我一輩子、兩輩子都想住這里。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1-13廈大社團發起“三行情書”書寫活動 作品走紅微信圈
- 2013-11-09大學生交友目的調查廈大男生勾搭欲全國第三
- 2013-10-29廈大12學生歷時11天 僅花1500元騎行絲綢之路
- 2013-10-22廈大與廈航簽署合作協議
- 2013-10-22前學生會主席扮女生詐騙?廈大“查無此人”求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