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泉州 風華綻放
東西塔是泉州歷史文化名城特有的標志(張九強攝)
編者按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金改”、“綜改”歷史機遇,泉州人以一場“增強憂患意識推動長遠發展”大討論再出發,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銳意進取,先行先試,在眾多領域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創新,碩果俯拾皆是。
即日起,本報推出系列專版,以“東亞文化之都”、“生態泉州”、“大討論”、“政企合作”、“電商發展”、“金改綜改成效”、“創新社會管理”等為關鍵詞,盤點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泉州發展的喜人成就,為全力打造泉州經濟升級版、改革創新示范區、生態宜居幸福城凝聚推動發展的正能量。
□本報記者 葉舒雯 王蕾 郭雅瑩 實習生 董文杰
2013年8月26日,對于泉州來說,是個難以忘懷的日子。當天,隨著“泉州”二字從文化部評審專家委員會的口中宣布,中國首個“東亞文化之都”花落泉州!
一個月后,泉州與韓國光州、日本橫濱的藝術團體同臺亮相演出,并正式被授予“東亞文化之都”稱號,開啟了一輪文化發展的新篇章。無論是推陳出新的文娛活動,還是緊鑼密鼓的文化設施建設,抑或頻頻亮相央視的城市形象,2013年當選“東亞文化之都”的泉州,幾乎每一天都發生著與“文化”有關的新鮮改變。
鏡頭回放
精彩口述贏“滿堂彩”
高規格、高標準,鑄就了泉州“東亞文化之都”的高含金量,這不僅因為各國僅能選出一個能夠代表本國文化的城市,而且評選的指標囊括對各個參選城市文化傳統、非遺傳承、對外交流、文化建設等各個層面的綜合評價。
今年8月26日,在首屆“東亞文化之都”評選活動終審工作會議上,經過緊張角逐,泉州以88.92分的全場最高分,力壓蘇州、杭州、青島、武漢、西安等城市,最終當選首屆“東亞文化之都”。
最激動也最令人驕傲的是城市陳述和答辯兩個環節。當天16時許,市委書記黃少萍從容大氣的口頭陳述,與PPT、視頻短片互動融合,大跨度、分層次地展現泉州深遠厚重的多元文化底蘊、悠久廣泛的對外交流史,以及精心策劃的東亞文化交流方案——前期日夜籌備的精雕細琢,加上評審時底氣十足的多元陳述,終于贏得來之不易的桂冠。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