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江學(xué)院三位男生即將畢業(yè),他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梁世秋老人
東南網(wǎng)12月5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吳臻 包華 文/圖)黑暗的房間里,三名年輕人低著頭,默默地望著眼前這位拄著拐杖的老人。面對孩子的沉默,老人則不停地嘮叨著:“我會好好照顧自己的,你們放心去實習(xí)。”
三人都是福州閩江學(xué)院軟件學(xué)院專科學(xué)生,一個姓林,一個姓劉,一個姓張。他們再過半年就要畢業(yè)了,離別前,最讓他們放不下的,便是這位與他們毫無關(guān)系的老人。
他們之間的故事要從兩年前說起……
三大學(xué)生 “請幫忙找個好人,替我們照顧他”
老人叫作梁世秋,今年77歲,是位孤寡老人。
昨日,記者到了福州晉安連潘新村老人的家中,剛好三個大學(xué)生也在老人家。
面對記者的采訪,三個年輕人話很少。“請幫忙找個好人,替我們照顧他。”這句話,則不停地被他們重復(fù)著。
小林說,兩年前,他們剛進校不久,就注意到了這位老人。老人的家就在他們宿舍的隔壁。
“第一次見到老人時,我們在宿舍邊的小店吃早餐。當(dāng)時老人就坐在隔壁桌,喝著一碗稀飯。”小林說,當(dāng)時他們注意到老人的手腳有些殘疾。
最近天冷了,三男生給老人帶來被褥鋪上
“當(dāng)我們得知這位殘疾的老人是位孤寡老人時,心痛了。我們想照顧他,但又擔(dān)心老人會拒絕,一直沒有行動。直到2012年6月,才下定決心去試一試。”小林說,當(dāng)時他們并不知道老人姓什么,家住哪里。經(jīng)過一番打聽,他們知道了老人的住址。第一次上門時,老人并不在家。白天幾次都沒碰上后,他們決定晚上再來找老人,果然讓他們碰上了。
“老人開門時,我們愣了很久,直到老人詢問時,我們才語無倫次地說出原因。”小林說,說完后,大家都很緊張,就怕老人拒絕,但老人卻笑得很開心,請他們進屋了。
“當(dāng)時是夏天,屋內(nèi)很悶。”小林說,屋子的各個角落都堆滿了垃圾,氣味特別難聞,他們就開始幫著收拾屋子。
從那以后,三個年輕人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到老人家里看看,幫點忙,就這樣他們堅持了一年多。
小林說,大部分時間,老人都不需要他們幫助,只是拉著他們說說話。
孤寡老人“我會好好照顧自己,你們放心去實習(xí)”
說起這三個年輕人,老人卻有很多話說。
“我沒結(jié)婚,也沒有孩子,大半輩子都是一個人過。10年前的一場車禍,讓我的右腿和右手都落下殘廢。”老人說,在沒遇到這三位年輕人前,他唯一的愛好就是聽評劇。如今又多了一樣,就是在家等待他們的到來。
“他們的關(guān)心,讓我覺得很溫暖。”老人說,白天他都會出門聽戲,只有晚上才會回到家中,而孩子也摸透了這個規(guī)律,常在夜間來看他,每次過來時,總會幫他做點事。
“我床上所有東西,都是孩子送給我的。”老人說,前幾天,孩子剛送了一床被子給他,被子很厚,蓋著它,他一點都不會冷,床上的被單是孩子特地從家里帶給他的,躺在上面,他覺得全身都舒坦。
老人記性不好,坐車時總會坐過站,孩子怕他走丟,便給他制作了一張聯(lián)系卡,將他們的手機號寫在卡片上。
“我怕把卡片弄丟了,在收到卡片的第二天,就將它和我的身份證銀行卡放在一起。”老人說,這個東西對他來說非常重要,他才舍不得拿出來用。
在沒遇到孩子前,他的屋子總是亂糟糟的,擺滿了各種他撿來的垃圾。老人說,每次孩子們一來就會嘮叨,久了他也會覺得不好意思,現(xiàn)在他往家里塞垃圾的次數(shù)也少了。
老人私下告訴記者,其實他舍不得這些孩子,但他不希望孩子被他拖累。“讀書就為了找一份好工作,現(xiàn)在我只希望,他們能將心思放在找工作上。我會好好照顧自己,讓他們放心去實習(xí)。”老人說,他只要孩子找到工作后,能常給他寫信。
征集令
盼愛心人士接力
時間過得很快,一轉(zhuǎn)眼,一年多過去了,三個年輕人眼看就要畢業(yè)了。在離別前,最讓他們放不下的,便是梁世秋老人。
三個年輕人希望有人可以繼續(xù)照顧老人。“我們也沒什么要求,只要能在固定的時間,常上門看看老人就好了。”小林說。
如果您愿意接下這三個年輕人手上的“愛心接力棒”,不妨撥打本報熱線968111告訴我們。
![]() |
![]() |
責(zé)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