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1月29日訊(通訊員 林平山/莊子瑜)“過門”、“好球”……每到傍晚時分,泉州市泉港區山腰街道錦祥社區老年體育活動中心的門球場上,不少老年人都會聚集在一塊切磋球技。“社區里有了這個門球場后,我和球友們就經常過來打門球,覺得這項運動不那么激烈,又能舒活筋骨,很適合我們老年人。”錦祥社區63歲的莊興珠老人高興地說。
老有所樂,是泉港區委區政府為民辦實事的“重頭戲”。今年該區已完成錦祥社區、上西村、南埔村三座老年活動中心的建設。這些老年體育活動中心設有乒乓球室、圖書室、健身室和門球場等設施,能更好地滿足老年人健身休閑需求。
今年,讓泉港群眾喜開顏的“暖心事”,不止這一件。泉港特殊教育學校綜合樓和殘疾人康復中心綜合樓落成、100戶居住困難農村計生女兒戶家庭圓了“安居夢”、山腰中學新建了400米塑膠跑道、又有31個村(居)完成鄉村道路亮化工程……據介紹,今年泉港共有27個為民辦實事項目,主要包括鄉村道路亮化工程、鄉村休閑公園建設、村居環境整潔工程等,計劃總投資8600多萬元。截至目前,有12個為民辦實事項目已投用或基本完成。
“民生大計得改善”,是泉港“二次創業”四年行動工作主線的重要內容。在持續推進“六大民生工程”的同時,泉港認真辦好年度為民辦實事項目,讓綠色石化港口新城開發建設更好更多地惠及群眾。
環境美、生活好,是泉港農民心目中的大事。但資金瓶頸,卻讓各地建設“美麗鄉村”捉襟見肘,放不開手腳。泉港今年在為民辦實事項目中安排2865萬元,實施“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和“美麗鄉村”環境衛生整治工程,重點落實農村河道清淤工程、鄉村道路亮化工程、鄉村基礎設施配套建設項目、鄉村休閑公園建設、村居環境整潔工程、建設完善生活垃圾轉運設施等6個為民辦實事項目。
為保護鄉村生態環境,泉港今年投入400萬元開展全區農村河道及相關溝渠清淤工作和建設生態護坡,目前已完成46條河道70.2公里的清淤疏浚工作,并陸續完成南埔溪、鐘厝溪、白潼、后埭仔、古縣溪等近5公里的生態護坡建設。
為滿足群眾休閑健身需求,泉港今年投入160萬元,在峰尾鎮前亭村等9個行政村興建鄉村休閑公園。這些場地主要是對村里的荒地雜地進行綠化、美化,并添置文化、休閑、健身等設備,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鍛煉身體,盡情享受新農村建設帶來的幸福生活。
為解決群眾晚上“出行難”問題,泉港投入275萬元幫助31個村(居)實施鄉村道路亮化工程。目前該項建設任務已全部完成,共安裝路燈2318盞,亮化鄉村道路78.1公里。其中有9個村(居)實施道路亮化提級改造工程,安裝380盞太陽能路燈,亮化15.3公里。(泉州市泉港區委文明辦供稿)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