釗釗的媽媽成了孩子們平時的音樂老師。孩子們練習時,她在一旁教孩子們如何表演
仰望夜空,你是否想象,最亮的那幾顆星可曾化身,降落凡間。
他們安靜地存在,承受內心的孤獨,寧愿躲在角落旁觀這個精彩世界,也不肯敞開胸懷。而我們把他們稱作“星星的孩子”,也就是自閉癥(孤獨癥)兒童。
斯帖理女士曾說過:“每個人,無論大智或大愚,都有一個‘補償能力’。一個人如果在某一個方面弱了,就自然在另一方面特強。一個患有自閉癥的兒童總是在某方面是個天才。例如在音樂方面。”
釗釗對著鏡子演奏薩克斯
釗釗(化名)就是其中一位“擁有補償能力”的孩子。他從小就表現出極強的音樂天賦,聽幾遍旋律就能哼出來。各種樂器在他指尖彈奏自如,并在2009年通過了中央音樂學院鋼琴業余考級九級。為了參加本周六在省閩劇藝術中心舉辦的福建省首屆自閉癥兒童音樂會,他和他的小伙伴都在精心準備著。
偌大的屋子,擺滿了鋼琴,電子琴,架子鼓,薩克斯等各種樂器。孩子們在各自樂器下練習,在媽媽的指導下不厭其煩地重復同樣的曲調,同樣的指法。還有的媽媽倚靠在墻邊默默欣賞,即便耳中傳來走調的旋律,也要豎起大拇指或使勁鼓掌。面對一群特殊的孩子,媽媽們的努力,只為讓他們走出孤獨,努力活下去。
一米九個頭的赫赫,,回家路上一直牽著媽媽的手不放回家路上一直牽著媽媽的手不放
共同的音樂天賦,讓幾個孩子聚到了一起。個頭一米九的赫赫(化名)會彈鋼琴,愛唱歌,最神的是,他還能準確算出1992-2020年期間任何一天是星期幾。外表文靜的趙璐,擅長吹口琴,在寫作方面也有極強的天分。他倆合作的《愛的人間》將在音樂會上表演。
“我將不離不棄,直到動彈不得!”省精神殘疾人及親友協會副會長陳賽鳳女士堅定地說,這份堅定不僅來自對這份事業的執著,更是為了自己的孩子——然然(化名)。這個大男孩,不僅會彈鋼琴,電子琴,還喜歡運動,曾在2010年全國特奧賽中獲得兩金兩銀一銅的好成績。這次音樂會,然然將和志愿者們一同演繹《感恩的心》。
孩子們在各自樂器下練習
由于孩子們的特殊,讓這些媽媽有了一個共同訴說苦衷的地方。釗釗的媽媽也主動騰出住處作為孩子們的訓練屋。每周三、六,媽媽們都會帶著孩子來訓練屋。孩子們訓練著,家長們也要全程陪護。“不管吃喝拉撒,還是演出彩排,甚至細到服裝道具,都要照顧周全。我們不僅是保姆,還是經紀人。”他們與世隔絕地徜徉在內心音樂的海洋,而媽媽們則辛苦得多。
媽媽們正在鼓勵孩子們大膽開口唱歌
據不完全統計,我省自閉癥患者大約5萬人,其中40%是兒童。“星星的孩子”如何走出孤獨,融入社會,是考驗社會觀念與倫理的持久問題。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1-042個孩子都患有自閉癥 “80后”媽媽想放棄治療
- 2013-08-19“為愛眾扶”廈門俱樂部成立 向自閉癥兒童傳遞愛心
- 2013-08-07肖蓮喜:自閉癥兒童的母親 想點亮"星星的孩子"
- 2013-07-08探訪福安首家自閉癥兒童康復機構
- 2013-06-2512歲自閉癥女孩走失四天回家 目前情緒仍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