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寬新村
貧困村民住上廉租房——林云忠是福清市陽下街道溪頭村的村民
福州新聞網訊 “新房住得舒服,而且租金便宜,每月每平方米只要一元錢!”25日,談起搬進新房的感受,林云忠開心地說。
林云忠是福清市陽下街道溪頭村的村民。今年,村里建了一幢廉租樓。按照村里公開的申請條件,林云忠選了一套百余平方米的新房。“全部裝修好的,只要買些家具,把床搬進來就行了。”林云忠說,這一年最大的事情,就是終于告別“蝸居”生活,住進了新房。在溪頭村,像林云忠這樣幸福地住進新房的,還有8戶生活困難的村民。
溪頭村是著名僑領林文鏡的家鄉。上世紀80年代,林文鏡在這里創辦了全國第一個村級僑辦工業村,通過兩“村”聯動,帶領鄉親走上了致富道路。村民富了以后,村里的小洋房一幢接一幢不斷冒出來,就像城市的別墅區。
“雖然大多數村民都蓋起了新房,但仍有低收入村民住在破舊的小屋里。”全國人大代表、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林和星告訴記者,為了改善低收入村民的住房條件,讓村民共享幸福,今年春,村里投入600余萬元,建起了一幢廉租樓,并為租戶裝修了房子,廚房配備了灶臺、洗菜池,衛生間配備了馬桶、洗臉池、梳妝臺。
除了建起廉租樓,這一年來,溪頭村值得“曬”的幸福還有很多。
過去,大北溪一到雨季就易內澇。去年以來,村里出資對這條溪進行了疏浚,并在兩岸砌起了駁岸,對沿線景觀進行了改造。“現在,河水清了,兩岸綠了,景觀也美了,大家都喜歡到這里走一走。”78歲的村民林洪良說,他現在每天的幸福事,就是沿著小河邊的“綠道”漫步回家。
村里休閑散步的好去處還有今年剛建成的文化長廊。村里出資1000多萬元,對古民居進行保護性修復,并在古民居附近建起了風雨廊。如今,這里形成了一個新的百姓文化廣場。
環境整潔了,房屋整齊了,配套設施完善了,農村鄉土氣息和地域文化更加突出了,村民的腰包也更鼓了!林和星告訴記者:“到今年底,全村人均純收入可望超過4萬元。”
與此同時,村民的“福利”也日益豐厚:住在這里的村民,新農合、新農保的相關繳費全部由村財支出;村里60歲以上老人每月可領650元元,低保戶每月850元,五保戶每月1340元。
村財收入逐年增加。剛剛建好的臺灣風情街,占地5000多平方米,目前正在裝修,準備春節前開業。村里引進臺灣知名企業整體營銷,建成后村財政每年就可增加收入230多萬元。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0-31廈門建立“以獎代補”激勵機制 村莊自建公園可獲獎勵
- 2013-10-29藏身村莊日煉豬油三百斤追蹤 黑作坊關門停產
- 2013-09-25通遼明州化工污水噴進沙漠 周邊村莊地下水受污染
- 2013-08-21小村莊有大作為——探秘福建第一“淘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