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空手奪刀救患者”詮釋醫患溫情
http://www.caoliu14.com?2013-11-25 16:33? 劉克梅?來源:四川文明網
我來說兩句
在陜西漢中市中心醫院發生男子持菜刀砍患者的生死關頭,兩名90后護士毫不猶豫地沖了過去,奮力攔住歹徒繼續行兇,在他人的幫助下,最終奪下了歹徒手中的菜刀,挽救了患者的生命。這兩名勇敢的90后護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保護病人是我們的職責所在,當時沒有想太多。”“就這樣我倆一個抱腰,一個拉胳膊拼命把行兇男子往后拖,行兇者卻揮舞著菜刀瘋狂地向前撲,試圖繼續刀砍已經血肉模糊的患者。我們兩個平時就比較膽小的姑娘,現在回想起來都有點后怕。”(11月4日《西安晚報》)
危急時刻,為了患者的安全,忘記了自己是弱不禁風的女性,忘記了是在和窮兇極惡者進行搏斗,更扔掉了自己的生命安全。女護士做出了一連串的高危救護動作,挽救了患者,也將“真心為患者服務”的職業精神寫滿了新聞紙。將患者安全放到了自我生命安全之上,這樣的醫護人員怎不讓人敬仰和敬畏呢?
心理學告訴我們,應急表現更是潛意識的自然釋放,我們因此得出結論:在醫生職業道德水平不斷提高的當下,絕大多數醫護人員是關心愛護患者的。只有平時養成了常態化的職業習慣,才可能做出這種不加掩飾的自然動作。“白求恩獎章”獲得者、好軍醫華益慰說:“百姓是我們的衣食父母,醫生應該用‘心’為病人治病,處處尊重他們,為他們著想。”慷慨高尚的醫德,在這里得到了最為真切的落實。
我們不否認當下的醫療體制下,仍有醫護人員將“吃回扣”、“開大處方”當作了堂皇的灰色收入,讓醫患矛盾日益緊張,以致于提到醫護人員,不少人充滿了憤懣和不解,甚至有公共仇視心態。
可今天的事實再次告訴我們,醫患矛盾雖然存在,但絕對不是醫患關系的全部和主流,更不是醫療發展主要矛盾,不能因為個別地方出現了醫患雙方的負面新聞,就對這種個別矛盾和不足動輒上綱上線、瘋狂炒作。否則,這就是一種以偏概全的認知偏差。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3-11-25公民道德教育需體現“三個味”
- 2013-11-25學“道德模范”需要注重“五個結合”
- 2013-11-21思明區筼筜街道開展“做志愿者,積德行善”道德講堂活動
- 2013-11-21東山縣供電公司:“道德講堂”宣揚身邊好人
- 2013-11-21東山縣召開中小學生“班級道德講堂”現場觀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