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雜草”從心靈中清除
http://www.caoliu14.com?2013-11-25 16:24? 謝國民?來源:金昌文明網
我來說兩句
要除掉曠野的雜草,最好的辦法就是種上莊稼;要讓靈魂沒有紛擾,最好的辦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據。
近一段時間,聽周圍人議論較多的話題就是“如今的人怎么了”。的確,稍微留意一下近期的新聞會發現,社會上鄰里反目、兄弟鬩墻、無端傷人等事件時有發生。僅僅因為日常生活中的瑣事或是微不足道的摩擦,便爭執不休,甚至大打出手、拔刀相向,最終釀成一幕幕令人追悔莫及的人間慘劇,實在是可悲又可嘆。
分析其原因,有人說緣于現代人的浮躁之氣,由浮躁而暴躁,使得社會上飄蕩著一股戾氣,令人心生不安。其實,浮躁問題早已備受人們關注,早在20多年前,作家賈平凹就在小說《浮躁》中對現代人心浮氣躁的思想和行為進行過生動描述,并對其中原因作了探索總結:主要是由于現代人主體意識高昂和自身素質不足之間的矛盾所造成的。放在今天,這一論斷仍然適用。稍作分析便不難發現,解決這一矛盾的關鍵,就在于如何更多更好地清除人們內心深處的情緒垃圾和心靈糟粕。
古希臘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有一次帶領他的弟子們到一個雜草叢生的田地里上課,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要除掉這一地的雜草,最好的辦法是什么?有的人說要拿鐮刀去割,有的人說要放火去燒,還有的人說要撒石灰掩埋。蘇格拉底沒有說什么,只是讓他的弟子們按照各自的方法去除草,并相約一年以后再來尋求最好的答案。一年過去了,當他們再次來到這塊田地時,那些被刀割、被火燒、被石灰掩蓋的地方依舊是雜草遍野,而在與雜草地毗鄰的田野里,卻是一片綠意盎然、茁壯生長的莊稼,那里絲毫不見雜草的蹤跡。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3-11-25公民道德教育需體現“三個味”
- 2013-11-25學“道德模范”需要注重“五個結合”
- 2013-11-21思明區筼筜街道開展“做志愿者,積德行善”道德講堂活動
- 2013-11-21東山縣供電公司:“道德講堂”宣揚身邊好人
- 2013-11-21東山縣召開中小學生“班級道德講堂”現場觀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