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聊城市文明辦編寫的《道德的力量》、《榜樣的力量》圖書出版。圖書與市民見面后,立刻在全市掀起了學習熱潮,人人看榜樣,個個講文明,紛紛學先進,文明之風吹遍聊城大地。(齊網10月24日)
一群來自基層一線的榜樣,在聊城受到了公眾的追捧,市民紛紛效仿,見賢思齊。在這個現象中,讓我們又明白了來源基層的榜樣,才能更接地氣。同時,也全國的精神文明建設創造了一個小樣板。
聊城一直不缺榜樣,解放前有抗日英雄張自忠將軍、范筑先,解放后有人們的好干部孔繁森,自強不息的當代保爾張海迪,2005感動中國10大人物徐本禹。國學泰斗季羨林,“讓他三尺又何妨”的乾隆皇帝的傅以漸等等,都是聊城的,可以說不勝枚舉。但聊城市文明辦沒有從這些人入手,而是把視角伸向了尋常百姓,讓人感覺耳目一新。
實事求是的講,在以往國內一些形象的樹立上,很多宣傳的選材,因為考慮到人物的高大全,塑造的形象做了適當拔高。雖然模范人物是非常完美了,但讓公眾看起來感覺高不可及,想學又不知道如何著手。《道德的力量》卻獨辟蹊徑,選出愛崗敬業、見義勇為、助人為樂等多個單項模范,告訴公眾,這些都可以學。
榜樣,樹立的目的是讓人來學的,最終要落實到實踐上,引導文明之風。什么樣子的榜樣才能讓人能學,愿意學,那就是身邊的、可學的,有可比性的。《道德的力量》卻直接從基層、一線的人物入手,讓公眾看得見,摸得著,形象更加鮮活,有較大的可學性。
接地氣是宣傳工作需要下大氣力做的事情。我們周圍有很多人都在做一些好事,這些好事都是傳統美德和個人私德來做的,很多人幾乎是多年如一日的做,只是沒有被發現。對于這些善事,大家都知道好,但是沒有人歸納總結推廣。聊城文明辦在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搞了系列活動,發現大量的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順勢編輯整理出版了這兩本書,無疑是對活動的一個總結。
《實踐論》講理論來源于實踐,再反過來指導實踐。《道德的力量》、《榜樣的力量》這兩本書,這些從民間來的榜樣,也必將對弘揚社會道德起到巨大的指導作用。(張洪泉)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1-21思明區筼筜街道開展“做志愿者,積德行善”道德講堂活動
- 2013-11-21東山縣供電公司:“道德講堂”宣揚身邊好人
- 2013-11-21東山縣召開中小學生“班級道德講堂”現場觀摩會
- 2013-11-21寧德市第三屆道德模范評選進入投票階段 15名候選人先進事跡公布
- 2013-11-18和平中心小學道德講堂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