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群按古宮殿方塊形排列
東南網11月20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陳小芳 文/圖)莆田市秀嶼區東嶠鎮渚林村白云洞景區,曾被評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景區內的石泉井被村民們奉為圣井,“開井人”卓晚春在莆田有不少傳說,其常做善事庇民,被稱為明嘉靖年間莆田的濟公式人物。如今,村民自愿集資,對景區內的建筑進行大規模的重修。
白云洞有兩寶摩刻和古井
白云洞位于秀嶼區東嶠鎮渚林村九龍山主峰之頂。記者看到,山上有十多座飛檐翹角的宮殿式建筑群,按古宮廷方塊形封閉式排列。據山上的老人介紹,白云洞還有多處大面積、多層次的地下室,地下室冬暖夏涼,是參學修持的密室洞府。
景區里的石泉圣井最有名,被村民們奉為圣井。現在,石泉井已單獨劃出一片土地,設了圍墻和大門保護。正對石泉井的一面大石壁上,有署名卓晚春的石崖摩刻。老人陳師傅說,卓的這番石刻至今無人能解,大家只能欣賞。
據了解,九龍山是卓晚春的出生地,白云洞是其祖廟。卓晚春是明嘉靖年間莆田一位濟公式人物,護國庇民,人稱卓真人。相傳,若有信眾向卓真人問求時,其都不語,只用一根竹枝在香煙灰上寫出答案。陳師傅說,傳說1982年村中開始重修白云洞,因地勢較高,工程無水可用,于是鄉老們在卓晚春的神像前告求。村民們如法施行,果見奇效,但每天只有一擔水量。后來工程不斷擴建,需水量日增,泉水也越變越多,以至終年泉涌。
除夕徹夜開燈緣起曉春救姑記
在莆田有一出莆仙戲叫《卓仙子捉馬賊》,說的便是卓晚春與大年三十徹夜點燈習俗的關聯。
卓晚春父母早逝,自幼成了孤兒,所幸得到姑姑的疼愛照顧。相傳卓晚春不識字,但能詩善書。有一回卓晚春預知有歹徒到村中搶劫,就急忙跑到姑姑家,把燈火燃得通明,再把瓦罐摔碎,又拿鴨血潑了一地。姑姑見狀大罵卓晚春大逆不道,后來其姑姑才明白卓晚春的用意。因為馬賊每搶完一戶人家,就會出現血跡斑斑、瓦礫遍地的慘狀,最后馬賊還會燃亮燈火,標記這一家已搶過,就這樣其姑姑家躲過一劫。除夕夜點徹夜燈的習俗也由此而起。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