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期老年照護培訓班順利開辦。
東南網11月19日訊(福建日報廈門觀察記者 陳韻 廖麗萍 文/圖)“沒想到第一期就有150人報名,大大超出我們的預想!”廈門市老年基金會秘書長黃宗洪對于首期老年照護培訓班的順利開展頗為興奮。10月19日,由廈門市老年基金會舉辦的首期老年照護培訓班正式開辦,第二期將于本月23日啟動。
業內專家推算,2015年我國老年護理服務和生活照料的潛在市場規模超過4500億元,養老服務就業崗位潛在需求超過500萬個,老年照護專業已成為社會急需的“黃金職業”。黃宗洪說,全國的養老護理員缺口大概是500萬,廈門持有資格證的養老護理員更是少之又少。
由廈門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提供的養老護理員職業資格培訓能為養老護理市場提供一支職業化的隊伍,而具有公益性質的“老年照護培訓班”則讓養老護理技能走進普通人家中,使之大眾化。這兩種培訓都以“專業化”為基礎,兩相結合,則會帶來“1+1>2”的效應。
按需培訓專業護理進萬家
“前兩年開始,我家陸續有老人因為生病失去自理能力,所以我開始上網自學按摩、翻身這些護理的技能。”參加首期老年照護培訓班的翁麗晶告訴記者,“雖然有兩年護理經驗,但還不是很專業,這次報名學習,以后照顧老人就更專業了。”
報名的150人中,像翁麗晶一樣,由于家中有老人需要護理的人占了大部分。
據了解,截至2012年底,廈門戶籍60歲以上的老年人達26.1萬人,老齡化比例為13.9%,這其中有一部分老年人由于疾病、傷殘、衰老成為失能、半失能老人。“全國大概有占老齡人口17%的失能老人,按照推算,廈門大概也有4萬多失能老人,他們迫切需要長期、持續甚至是終身的護理照料。”黃宗洪說。
利用廈門市第一醫院、市愛心護理院的護理人才優勢,老年照護培訓中心免費為社會老年護理人員進行專業培訓。“首期開展得非常順利,只能容納50人的教室擠得滿滿當當,為期兩天的培訓無一人缺席。”廈門市老年基金會辦公室主任蔡志瓊告訴記者,第二期即將啟動,按照這個趨勢下去,得到專業培訓的人將越來越多,護理技能將走進千家萬戶。
“我希望學到的護理技能可以幫助到家里、鄰居和社區的老人,如果可以,教給有需要的年輕人,大家一起來照顧老人,會減少社會的很多負擔。”在一家外企從事人力資源工作的楊鵬說道。
填充空白做大護理大“蛋糕”
據了解,廈門共有養老服務機構37所、床位6772張,其中市、區級公辦養老服務機構6所,民辦養老服務機構31所。面對廈門大量的老年人口,廈門提出的養老方針是以居家養老為主,這不僅需要一支職業化的養老護理員隊伍,更是需要人人都來充當養老護理員的角色。
廈門市2010年發出“廈門市民政局關于養老護理員實行職業資格證書認證制度的通知”,要求專業養老護理員持證上崗。2011年,廈門開始開展職業人員的培訓,截至2012年,共培訓8批,356人參加培訓,其中300人取得資格證。
同時,廈門市老年基金會正在積極籌備設立“老年照護培訓中心”,面向閩南金三角為社會培訓專業的老年護理人員。老年照護培訓中心建立后,經培訓合格的學員,將取得國家認可的CETTIC“老年照護員”職業技能培訓證書。
然而,職業化護理的道路并不是養老護理市場的唯一選擇。“我覺得資格證只是一張紙而已,學到東西是最主要的,能讓需要幫助的老人得到專業化的護理。”翁麗晶說。楊鵬也表示,資格證適合需要用它來從事一份工作的人,像他這種為了照料身邊老人的情況并不需要資格證。
廈門大學社會學教授朱冬亮認為,中國慢慢步入老齡化社會,培養一支職業化的養老護理員隊伍是大勢所趨。“有技能資格證是為將來的職業化隊伍做準備,但同時,舉辦公益性培訓,讓更多人掌握這個技能,讓這個技能大眾化,讓這個大眾化技能惠及千家萬戶,則是最需要也是最實在的。”
相關鏈接
讓養老多幾分可能
本報記者 廖麗萍 陳韻
最近,53歲的程月英迷上了一門公益培訓課——老年照護培訓班。
有人不解:這不是專業護理人員的事嗎,你摻和啥?再說了,你自己也年過半百,不在家含飴弄孫,學這些東西干嗎?
程月英不這么想,“現在的孩子壓力大,又得工作、養家,又得照顧老人,我學會一些護理知識,就能照顧好自己,減輕子女負擔。而且,我的父母都八十好幾了,學了專業的護理知識,自己就能照顧他們,而且不比職業護理人員差。豈不是一舉多得!”
不錯!讓養老護理技能“大眾化”,不僅能為子女解壓,也能為嚴峻的養老護理形勢解壓。數據顯示,截止2012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已達1.94億,老齡化水平達到14.3%。但是,由于市場上的養老護理機構條件參差不齊,優質的養老護理機構常常出現“一床難求”的現象,而有些不具備專業護理人員的養老護理機構卻無人問津,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加劇了養老護理的緊張局面。
廈門市老年基金會推出的養老護理員公益培訓,雖然是養老護理技能大眾化的一種嘗試,卻不乏實效。讓更多的普通民眾掌握專業的養老護理技能,在有效補充職業養老護理缺口的同時,也能讓居家養老、社會公益等養老服務更加專業與優質,何樂而不為?
如今,養老形式不斷創新,不論是以房養老、田園式養老,還是居家養老,專業的護理人員隊伍都必不可少,而觸角延伸至全民的專業化養老護理技能,也許能為養老式增添幾分可能和期待。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