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身患白血病正急需匹配的骨髓挽救生命。在西安工作的小魏得知后準備捐獻自己的骨髓,他以為就算不能與老師匹配成功也可能有機會挽救其他病人。誰知血站和骨髓庫均表示,今年采集骨髓的任務已經完成,要捐獻只能等到明年3月,小魏不明白:“怎么捐獻骨髓還有任務?”(2013年11月17日,華商報)
對于捐獻骨髓的指標問題,陜西骨髓庫和中國造血干細胞資料庫官方微博均表示,每年各省市募集捐獻骨髓志愿者的工作都有人數限制,這主要是受財政經費限制。每年,都會有用于采集骨髓血樣的??钕掳l到各省市。這筆經費用完了,募集志愿者的工作也就結束了。
讀到這條新聞,筆者不由感嘆,獻愛心也需先獲“指標”?在沒有人愿意捐獻骨髓,中國造血干細胞庫數據一片尷尬時,怎么沒有所謂“指標”限制?誰聽說過獻血也需先拿到“獻血指標”呢?這種叛離了群眾路線的“指標”,又將冷落多少愛心?“捐獻骨髓指標任務”倒是讓這些部門工作變得輕松了,但那些期待骨髓配型成功的白血病人該怎么辦呢?
近期,“指標”一詞倍受關注。不斷曝光之下,許多地方政府公檢法部門在破案、結案政績“指標任務”中,為了指標而草草結案,草率審判?!爸笜恕迸c政績掛鉤,將產生多少權力泛濫下的冤假錯案?此外,各種捆綁政績的精神病指標、火化尸體指標、社會撫養費征收指標、排污費指標、稅收指標、煙酒銷售指標、公路罰款指標……服務于部門利益和領導政績,卻嚴重損害了人民利益和黨和政府公信力。
捐獻遺體要親自上門填表,捐獻骨髓需有“指標”,這些都折射了部門權力的行政冷漠。剛剛閉幕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全新理念,這就需要各級政府真正以民心民意為根,以市場需求為本,讓政府部門切實服務于社會,服務于群眾利益。因此,基層服務部門更需要懂得“自我革命”,用問題導向改革,用問題倒逼改革。民眾期待徹底清除,更柯昂放開那些所謂的“指標任務”,讓各種“指標”真正走群眾路線,服務于民生福祉。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1-01捐獻造血干細胞:用生命影響生命
- 2013-10-31捐獻“生命種子” 傳遞愛心之光
- 2013-10-10軍訓服成了工地服 華大學生捐獻"迷彩綠"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