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騙子’真是無孔不入,兒子的作文《月亮》一見報,立馬就收到了獲獎通知書,印書后還可去北京領獎。”近日,讀者陳女士兒子寫的一篇作文在早報教育周刊上見報后,收到了一張莫名其妙的獲獎通知書,要求她匯款訂書,方能到北京領獎。
這張獲獎通知書背后,究竟是誰在操作?早報記者通過采訪調查發現,主辦大賽的公司早已吊銷執照,獲獎通知實為斂財式騙局。
□早報記者 傅恒 陳彥琳 文/圖
事件:
小學生作文見報后 空降“銀獎”要求交費
10月25日,小學四年級學生小宇的作文《月亮》向東南早報教育周刊投稿后,成功發表。11月6日,一張獲獎通知書寄到了小宇的學校,小宇便將這張通知書帶回了家。
小宇的媽媽陳女士拆開信封,信封里裝著一張獲獎通知書,還有一張“中國青年作家杯作品大賽”的宣傳廣告。獲獎通知書上注明小宇參加的比賽是“中國青少年作家杯作品大賽”,小宇獲得了銀獎,還標有獲獎編號。
獲獎通知書上介紹該項賽事由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等多家知名單位組織,還介紹了該項賽事的歷史和取得的成就,并蓋上四個大紅印,分別是“北京千千結文化中心”、“中國青少年作家協會”、“中國新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和“中國青少年作家杯作品大賽組委會”。
通知書上寫著該項賽事免交參賽費、評審費,獲獎作品將編入《中國青少年優秀作品選》,但是要求作者訂書10冊以上,平裝本每冊36.8元,10冊需368元,硬精裝每冊58.8元,10冊就需588元。另外,獲獎者還有機會參加在北京舉行的頒獎大會,大會將頒發獎杯和豐厚的獎金。隨信附帶了寄款方式和聯系電話。
一開始,陳女士以為是老師幫小宇投稿參賽。詢問之后,她得知老師并未幫小宇投稿,她懷疑這張獲獎通知書是騙錢的。陳女士猜測,“不只是我們,估計有很多小孩都收到了這種獲獎通知書。”
據記者核實,的確有不少向本報投稿的小朋友都收到了這種獲獎通知書。
小宇收到的獲獎通知書
調查:
主辦公司已被吊銷執照 聯辦協會民政部門無登記
所謂的“中國青少年作家杯作品大賽”是否真有其賽?獲獎通知書上主辦賽事的“知名單位”又是否真的存在?
記者登錄北京市企業信用信息網查詢相關信息。大紅印上的“北京千千結文化中心”是2008年12月成立的,注冊資本為一萬元。然而在企業狀態欄上,標示著吊銷兩個字,吊銷日期為2011年12月21日。“中國新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在北京市企業信用信息網上查不到相關信息。
在百度上搜尋“中國青少年作家協會”,首個搜索結果是通知書上的賽事官網。在一個叫做“E度作文網”的網站上,記者看到該網站發出的一個通知,“本站向中國作家協會等單位咨詢,中國青少年作家協會并非其屬下機構,民政部門也無中國青少年作家協會的登記信息,因此,可認定中國青少年作家協會為非法組織”。
另外,早在2010年,就有許多外地媒體報道過這家公司的騙局,“獲獎通知”實為詐騙行為。
“主辦方”:
您覺得不靠譜就放棄 省得讓孩子失望
為了進一步了解這一大賽的玄機,記者以小宇家長的身份,撥打了獲獎通知書上的聯系電話。一男子接了電話。
核對獲獎編號后,他很快就查詢到小宇獲獎的作品。“文章寫得特別有趣,語言口語化、流暢,又體現出了孩子天真的童趣……”他點評了這篇作文優點和獲銀獎原因。
“為什么我們沒投稿也獲獎呢?”記者提問。
對方解釋,“我們大賽作文來源有三個途徑,一是北京本地區學校定期推薦;二是我們的書做了好多年了,有很多學生會員,定期投稿;三是外地讀者推薦一些在報刊或網絡上發表的作品。最高金獎比例很小,銀獎則比較普遍,占80%左右。”
據介紹,《優秀作品選》必須達到一定冊數才能達到出版標準,這才要求作者訂書。
“我們有在網上查到你們大賽是騙人的,公司執照也吊銷了?”在記者直接質疑大賽性質后,對方停頓了兩三秒。“呃,網絡上說的不能信。可能是我們工作不到位,有存在失誤的地方,但說騙人是很不負責任的。您有親戚朋友在北京,可以讓他直接到單位來看看。”
最后他說,“這也不是多少錢的事,如您覺得我不靠譜,最好就放棄,省得讓孩子也失望。”
部門:多為斂財式騙局 家長莫輕信上當
針對這一事件,記者詢問了泉州市公安局、泉州市文廣新局等部門。
泉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隊一大隊大隊長陶建國查看獲獎通知書后表示,“獲獎通知書上的公章,有繁體字,公章外圈還鑲有英文。而正規社團用的都是圓章,最后一個‘中國青少年作家杯作品大賽組委會’的橢圓形章也很少見。”
陶隊長介紹,現行的公章要經過層層嚴格的審批,一般公章上刻的字都為正楷,很少有出現繁體字的公章。而外圈鑲有英文的公章,可能是外資企業的公章,要經過特定的申請。由于公章的機構是在北京,泉州無法查到這些公章的出處,疑為私刻公章。
泉州市文廣新局戴副局長則表示,此類沒有投稿就直接發過來的獲獎通知書,可信度不高,而且還要求交錢訂書后才頒獎,主辦方名為評獎實為斂財。“孩子見到獲獎通知書后都會很開心,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開心,就無所謂那么點錢,匯款過去印書換來一張獎狀,就容易陷入騙子設下的圈套。”
戴副局長提醒,教育部門不會承認這種獎項,家長們切勿上當受騙。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