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聚焦
★ 電信、互聯網服務高居榜首
市工商局、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今年累計受理電信、互聯網服務消費申(投)訴2399件,占申(投)訴總量20.02%,同比去年增長6.17%,反映的熱點主要是強制消費增值業務問題多、套餐種類名目多收費不透明、小靈通信號差、寬帶網速慢、客服人員解釋不到位、維修保修不及時、保底消費送手機質量差等。
★ 高額返利消費成新熱點
2012年,市工商局共接到有關“返利”消費的咨詢申(投)訴舉報48件,一些打著“返還”、“返利”旗號的網絡購物網站只是購物第三方網站,通常以購物返現金的形式吸引會員,會員只要從這里去其他合作的網上商家購物,訂單完成后不退貨,就可得到固定比例的現金返還。返利業務的網站可從合作商城得到一定比例的銷售傭金,再把傭金返還給消費者。這種新型的網絡營銷模式實質上成了“拉人頭”,用后來加盟者交的傭金去堵前面返利的窟窿。
★ 預付式消費糾紛不斷
2012年,“佳事達”、東妮婭酒店、力健亞活水館及“摩卡”洗車會所、代代新美容美發等相繼關門,誘發了大量預付卡變廢卡的群體性投訴。據統計,2012年市工商局共受理相關預付式消費的咨詢、投訴683件,其中申(投)訴440件,僅東妮婭一家就達117件。
★ 保健品虛假宣傳、夸大療效引發大量消費投訴
保健品消費主要涉及群體以老年人為主,有關保健食品投訴存在的問題:(一)部分保健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打著“產品推介會”、“健康講座”的旗號,請一些所謂的“專家”向消費者推銷產品,誤導消費者;(二)采取優惠、打折、贈藥、試用等手段,誘導消費者購買保健食品等。2012年市工商局共接到有關保健品虛假宣傳、夸大療效的咨詢投訴舉報229件。
★ 電視購物投訴量大幅上升
2012年,市工商局共受理有關電視購物的咨詢投訴81件,同比去年增長211.53%。商品質量差;產品沒有效果,實際功能、用途與電視廣告宣傳不符;售后服務不到位等是消費者集中反映的問題。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