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來煮米粉的竹簍。
◆工藝看似簡單,細節(jié)多有講究
蕉城區(qū)后崗經濟開發(fā)區(qū)有家“洋中米粉店”。店老板陳登仙原是石后鄉(xiāng)坂頭村人,他與其父親、母親和妹妹一起打理這家店鋪。
每天清晨4點多,他的父親陳聲標就起床燒火,做好前期準備工作,清晨6點以后,來吃米粉的人就很多了。
陳登仙告訴記者,制作拌粉要經過以下工序:首先,將大米加水磨成粉,然后放入缸中,灑上水,讓其自然發(fā)酵。夏天大約三四天,冬天則需要六七天,就可以完成這道工序了。經過發(fā)酵的米粉具有很好的柔韌性和延展特性,繼續(xù)放置下去也不會變質。其次,做拌粉的時候,要將米粉用手打成一團一團的,一團剛好是一碗的分量。然后將粉團放入壓榨器械,一條條白而柔韌的米粉就從出口流出來。
如今,過去木制的壓制機器已被現代電動機器所代替,這樣,加工起來就沒那么吃力了。不過,這些機械由于沒有批量生產,都是陳登仙自己通過農機廠特制的。
“制作米粉的工序看似簡單,但是,米料的選取、發(fā)酵時間的長短、火候的把握等十分講究?!标惖窍商寡?。
米粉要好吃,一是米質要好,太軟或太硬都不行。“相對而言,硬些的米做出來的米粉,吃起來才會韌性十足,又粘又帶彈性?!?/p>
其次是燙制米粉的火候要好,通常要用猛火燒,湯要沸騰,這樣撈出的米粉才好吃筋道。如果火頭太小,水溫達不到就不行。陳登仙曾經試過利用液化氣來燒,但達不到所需的火力,如果用柴油,火力倒是可以達到要求,但平均一碗米粉成本就要高出一兩元,而用電力,不僅功率大,而且速度不快,需要時不能馬上沸騰。多種方法試遍,還是燒廢棄的柴火更可行。
陳登仙說,打理店鋪的最繁瑣環(huán)節(jié)是清洗設備。每天制作完畢,陳登仙必須將竹篩、竹簍等器具清洗干凈,并掛起來晾曬,而機器必須將部件拆卸下來,再用熱水洗刷干凈,這樣第二天才能繼續(xù)使用。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