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磊磊在營救一名因車禍被困的傷者
本報記者陳建云/文 李劍準/圖
當我和他握手時,能感覺到一雙手溫暖、寬厚、給人安全感。這雙手曾參加過滅火、搶險約1305次,營救、疏散民眾約2752人,這雙手屬于“牛哥”。
入伍12年,“牛哥”是福州連江消防大隊鳳城中隊的一名消防員。日前,“牛哥”被評為福建省基層“最美人物”,成為9名“最美人物”中的“最美消防員”。
“牛哥”名叫黃磊磊,彪悍的山東小伙兒。不過,記者只想跟大家說一說他那雙大手的故事。
A
這雙手剛開始不是這樣練得太猛了也就變“大”了
“牛哥”的手,要比其他戰友的手厚上半公分,長上一截。調侃時,戰友們常會把這雙手戲稱為“熊掌”。但“牛哥”不生氣,還經常很得意。沒當兵前,“牛哥”掄過鋤頭。不過,那時手還不厚實。
“牛哥”剛滿18歲便當上消防兵。他記得很清楚,“參加新兵訓練練得手疼,偶爾還會偷懶,真到參加火災救援了,看著那火苗子亂躥,我會主動跑去拖水帶,心里害怕呀,眼發暈手發抖,只能看著老兵們沖進火場去救人了。”
帶著這樣的狀態,“牛哥”自然各項成績都不拔尖,“跑3公里最差,13分及格,我總是徘徊在及格線。”
不過,“牛哥”并不墮落,心里還是想像老兵一樣,能從容沖進火場救人。又經歷了幾次救援時的挫敗感,讓他明白一個道理,“只有自身素質好,說話才能有底氣。”
黃磊磊和妻子、女兒
于是,“牛哥”的倔脾氣上來了。每次跌倒在訓練場上時,他的一雙手總會堅強地撐住他,爬起來繼續。接連4年,“牛哥”都積極參加攻堅組集訓,“一天到晚就是各種練,小手指拉繩子都脫皮露肉了,你只能挺住,不然怎么能比別人強?”
2010年,“牛哥”被福州消防支隊鐵軍集訓隊挑中,參加全省消防的鐵軍對抗賽。又是一次魔鬼集訓,“每天高強度訓練都在10個小時以上,背空氣呼吸器和20公斤重的沙袋背心,做500個俯臥撐、500個仰臥起坐、往返運輸物資、負重往返救人、百米負重往返跑、5公里負重長跑,風雨無阻。現在想想,那100多天太苦了,跟訓練特種兵一樣。”“牛哥”說。
一次次突破身體極限,“牛哥”手上傷痕累累,等手上布滿厚實的老繭時,他突然發現自己說話有底氣了。“牛哥”笑稱,“幾年前參加支隊一次比賽,我在衣服上寫了‘牛氣沖天’,后來‘牛哥’就被戰友叫開了。”
B
牛哥用這雙手救過不少人幫“馬大哈”們取過200多回鑰匙
當了12年消防員,“牛哥”救人無數,“還是新兵時,聽到警報聲,就叫苦,現在總是想著早點救人。”
2012年10月29日凌晨,連江浦口鎮樜尾村一民宅發生火災,“牛哥”和戰友趕到時,火勢正旺,約500平方米的民宅火燒連營,隨時可能坍塌。群眾稱,還有一名小女孩被困。
“牛哥”這次沒有去拖水帶,而是和戰友一同沖進火場搜救。他用那雙大手從一樓摸索到二樓,終于在拐角處,觸碰到早已嚇得發抖、呈昏迷狀的小女孩。
“牛哥”見狀,迅速脫下了自己的面罩戴在小女孩臉上,隨后雙手抱起小女孩艱難撤退。孩子順利獲救,而“牛哥”卻因體力透支和吸入大量濃煙,產生不良反應。
這樣的事情做多了,“牛哥”的榮譽獎狀裝了足足一個行李箱。
當戰友們都在學習“牛哥”好榜樣時,“牛哥”不好意思了,他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兵,“換句話說,我更像是個參與社會救援的志愿者,都是自愿的。”
除了在火場、事故現場救助弱者,“牛哥”還為不少“馬大哈”取忘在家中的鑰匙200多次、幫群眾摘除擾民馬蜂窩100多處。
C
這雙手早就盼著抱抱女兒可是牛哥已經38天沒回家了
“牛哥”今年快30歲,9月1日剛升級當爸爸。“第一次抱女兒時,我的手也有點發抖,那是激動,她太小了,腦袋還沒我的手掌大。”
不過,這是“牛哥”38天前看到女兒時的樣子,因為在此之后他就沒有回過家。“先是去泉州參加集訓,然后又在中隊值班,當兵的有當兵的紀律。”
正因為如此,“牛哥”一直沒能進入當爸爸的狀態,“挺想女兒的,想給她換換尿布、哄她睡覺。”
妻子小嚴也抱怨“牛哥”,但還是每天給“牛哥”發一張女兒的照片。這讓“牛哥”很感動,“現在就盼著回家后好好抱抱女兒,她要是會說話,肯定覺得我這個爸爸不合格。”
說到這,“牛哥”還覺得自己對不住家人。因為和妻子結婚時,直到婚禮前兩天,他都還在忙著社會救援的事。為這,他的丈人嗔怪說,“到底是你結婚還是我結婚?你成了‘甩手掌柜’!”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