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首頁
> > 正文
論“孝”之中國夢
http://www.caoliu14.com?2013-11-08 15:24? 陳宏麟?來源:轉載請注明
我來說兩句
最近,媒體總結曝光了新時代的不孝“七宗罪”,筆者由此想到了另一個問題:傳統孝道在新時代如何獲得升華?而這一問題的實質,其實正是“孝”之中國夢。
傳統孝道簡析
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佛家的主張是:孝是向善的起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說要像對待自己親生父母一樣去對待天下的老人,世界就將是一個美好祥和的人間。
儒家對中國傳統孝道的主張則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
其一,在精神上敬愛父母親。中國傳統孝道的精髓就是對父母的 “敬”和“愛”,沒有此情懷,孝則無從談起。孔子曾講:“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可見,對待父母不僅僅是物質供養,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愛,且這種愛必須是發自內心的真摯深刻的愛。同時,孔子認為,子女履行孝道最困難的就是時刻保持這種“愛”,即心情愉悅地對待父母。
其二,在物質上奉養父母親。中國傳統孝道的物質基礎就是要從物質上供養父母,即贍養父母,“生則養”,這是孝敬父母的最基本點。儒家提倡在物質生活上要首先保障父母,傳統孝道也強調老年父母在物質生活上的優先性。
其三,在父母健康不佳時給予好的照顧。年老體弱,容易患病,因此,中國傳統孝道把“侍疾”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侍疾”就是指父母生病后,子女要及時請醫生診治,并精心照料,照顧父母的飲食起居,尤其要在精神上的給予足夠的關懷。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3-11-08傳播道德 收獲幸福
- 2013-11-05公民道德建設新風尚 老人簡辦壽慶捐5萬元獻公益
- 2013-11-01福建省首個服刑人員“道德講堂”寧德開講
- 2013-10-31道德的昭示 向上的力量
- 2013-10-31道德模范是我們的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