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國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學習宣傳活動的不斷深入,近日,南昌市舉辦志愿服務理念宣講報告暨“小蜜蜂”培訓會,邀請了全國第四屆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章金媛主講,旨在傳播志愿服務理念,章金媛用平實的語言、真摯的情感、鮮活的事例,闡述了“志愿服務是激發社會道義的實踐載體、凝聚城市文明正能量,志愿者為城市文明注入新鮮動力、用行動證明城市軟實力”的志愿服務理念和內涵,與現場千名志愿者分享她13年志愿服務心路歷程。
83歲的章金媛,是一種什么力量一直支撐著她一路走來,無怨無悔?在這場報告中我們能夠真正體會到,是志愿服務理念的給了她動力,給了她無窮的力量,正如她所說:“我要做到100歲……”章金媛的行動是“學習雷鋒、奉獻他人、提升自己”志愿服務理念的最有力詮釋。
章金媛的奉獻精神是社會責任感的集中表現。所謂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或許是一句問候,一個微笑,一個贊許,都會讓人感到溫暖甚至欣喜。其實,奉獻精神更是一種力量。一些不文明現象、風氣以及客觀問題等,受經濟環境等影響和制約,短期內很難根本改變。但是,通過發揚團隊的奉獻精神,一步步探索,一步步改正,通過不斷創新方式方法,以文明的手段推動文明習慣、文明風氣養成,為城市氛圍更加文明、明天更加美好付出應有的力量。
章金媛的快樂源于志愿服務。一個人沒有理想和追求,很難有幸福感。章金媛一直保持微笑,就是因為她甘于奉獻,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從中收獲了快樂。這種快樂是源自內心的。面對周圍需要幫助、也能幫助的人和事,會不會伸出溫暖的雙手?其實,支撐志愿者樂于奉獻的源泉,就是做一個能夠幫助他人、服務他人,社會需要、社會認可的人。和諧社會的構建,離不開公民精神的自我完善,視奉獻為快樂之源,無疑是一劑“良方”。
章金媛愛心奉獻團成為南昌志愿服務名片。在她的感召和帶領下,越來越多的人成為志愿者,與百姓交流,進一步密切干群關系,讓更多的人了解民意,不斷培養為民服務意識。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涌現出了許多像章金媛愛心奉獻團一樣的志愿者團體和個人,他們來自各行各業,雖然處在不同的崗位之上,但是都一樣帶頭從事公益事業,感染甚至帶動其他市民參與奉獻。尤其是黨員干部,在群眾中亮身份、樹形象,成為一個有益于社會、有益于人民的人。(特約評論員 趙顯昊)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1-08傳播道德 收獲幸福
- 2013-11-05公民道德建設新風尚 老人簡辦壽慶捐5萬元獻公益
- 2013-11-01福建省首個服刑人員“道德講堂”寧德開講
- 2013-10-31道德的昭示 向上的力量
- 2013-10-31道德模范是我們的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