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勞模創新工作室服務社會文明 演繹1+1>2
http://www.caoliu14.com?2013-11-04 09:32? 林世雄 鄧婕?來源:福建日報
我來說兩句
做好傳、幫、帶,效益更大
馮鴻昌勞模創新工作室近來很火爆。工作室突破了“單兵作戰”的局限,讓勞模稱號變成財富金礦。
馮鴻昌勞模創新工作室,是廈門首批掛牌的勞模創新工作室之一。作為廈門港務集團機械二隊副隊長,馮鴻昌主要負責公司集裝箱的管、用、養、修等。記者前不久在工作室看到,一架架金黃锃亮的吊具雙箱并不著地,而是由四個鋼線吊起懸停在空中。工作人員說:“這可是工作室的創新成果,創造性地解決了設備中斷問題。”據了解,這項成果為公司節省了
約12萬元的改造費用,還提高了生產效率。
“成員來自不同專業與崗位,一方面,工作室要傳、幫、帶,另一方面,大家交流討論,1+1>2。”馮鴻昌說。他先后帶領工作室成員完成了價值6000萬元的8臺龍門吊的監造、4臺二手龍門吊的技術改造、大型柴油機大修和軌道式龍門吊吊具導板改造創新等多個大工程。下一步,還將繼續進行龍門吊油改電、節能減排等技術創新。
廈門94家勞模創新工作室,正引領各行各業掀起技術創新的熱潮。這些工作室形成了一個個攻關團隊,成為企業的智囊團、崗位的創新源、項目的攻關隊、人才的孵化器和團隊的方向標。
為了解決煙絲含有梗塊或梗簽這一難題,廈門卷煙廠卷包車間二區包裝組機組長李志勇領銜勞模創新工作室,研發出腔口器具,使煙絲的含梗量下降了50%以上。
陳國信勞模創新工作室潛心鉆研帶電作業、輸電線路和電纜技術等高新技術及應用,實現了110kV雙回同塔線路絕緣子串帶電更換方法和作業工具的研究,攻破了安全距離無法滿足帶電作業要求的全國性難題,填補了國內技術
空白。該項目已在廈門地區110kV蘭東線、鐘京Ⅰ回等9回雙回線路輸電線路上進行推廣應用,實現多供電150萬千瓦時,產生80多萬元的直接經濟效益,獲得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3-10-31道德模范傳遞社會文明正能量
- 2013-10-31讓“道德福利”成為社會文明的主流
- 2013-09-28增強道德潛意識 促升社會文明
- 2013-07-31公益廣告推動社會文明新風尚
- 2013-07-31用法制維護社會文明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