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博會給龍巖帶來三大“福利”
《東南會客廳》提前“劇透”第四屆看點
東南網10月31日報道 本網記者謝添實鄭窈
海峽兩岸機械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機械博覽會”)是目前龍巖市承辦的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展會,也是對外展示龍巖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成果的重要窗口,每年11月8日開幕。目前已成功舉辦三屆,今年將迎來第四屆。
今年的博覽會籌備得怎么樣了?又有哪些新亮點?29日,第四屆海峽兩岸機械產業博覽會籌委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龍巖市副市長張斯良做客東南網演播廳,為網友提前“劇透”了第四屆機械博覽會的精彩內容。
增設工程機械及汽車配件展區和專用車輛展區,新設置龍巖產業發展展區,將首次舉辦僑洽會,力求節儉實效……說起本屆博覽會的亮點,張斯良如數家珍:“總的來說,今年我們務實辦會,更加注重和推動服務龍巖的機械產業發展、更加注重服務縣域產業的發展、更加注重提升展會的效益和影響力。”
近年來,受全球金融危機和國內市場需求等因素的影響,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機械行業整體復蘇緩慢,這也增加了籌辦機械博覽會的難度。不過,機械博覽會連續三年在龍巖舉辦,也給龍巖帶來了巨大的“福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促進了龍巖的經濟發展,如去年第三屆機械博覽會全市集中簽約項目47項,其中合同項目41項,總投資206億元。本屆博覽會截至10月25日可望簽約外資項目20項,總投資5.4436億美元,擬利用外方資金2.622億美元;內聯項目19項,總投資122.25億元人民幣。二是充分展現了龍巖的形象,提升了龍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讓更多人認識龍巖、了解龍巖。三是借助博覽會的召開契機,龍巖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對龍巖城市建設起了較大的促進作用。
“今年,我們希望通過舉辦第四屆海峽兩岸中小企業項目對接會、龍巖市僑商項目對接會、組織客商到各縣參觀考察等活動,積極為龍巖企業搭建平臺,推介本地特色機械產品,以此帶動龍巖經濟社會發展。”張斯良對于今年的“福利”頗為期待。
機博會未來市場化方向
從第一屆算起,今年是張斯良第四年參與籌辦機械博覽會,對于機械博覽會未來的發展方向,他有更多自己的思考。“政府直接參與籌辦展會,是展會起步階段的主要運作模式,未來機械博覽會走市場化道路是必然的方向。”在張斯良看來,博覽會由展和會組成,會議方面更多是為了投資推介、經貿洽談,行政色彩比較濃,可以由政府主辦,但要務實、節儉;展覽方面,政府就要逐步退出,交給專業會展公司進行市場化運作。
據他透露,本屆機械博覽會加大市場化運作力度,通過市場的力量辦展辦會,減少財政資金的投入,其中招商招展方面就委托兩家專業機構進行。“我們為了推動會展業的發展,成立市會展經濟工作領導小組、市會展促進中心和市會展有限公司,目前正在制定龍巖市會展業發展規劃。”張斯良告訴記者。
廣大網友可登錄東南網(http://www.fjsen.com)觀看視頻詳細內容,也可登錄東南網“第四屆海峽兩岸機械產業博覽會專題”(http://ly.fjsen.com/node_152578.htm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