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無奈 游客想購物不容易
這個月,不少想購買當地特產的游客,都在導游那里吃了閉門羹。剛剛旅游歸來的陳小姐抱怨說:“我們團里的游客都想買點特產,希望導游帶我們一起去,但導游說什么也不肯,只能我們自己上街去買。”
事實上,有這種無奈的,還不止陳小姐一個。廈門一家旅行社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個月,我們接到不少游客類似的反映。”
隨著《旅游法》的出臺,旅行社和導游“談購物色變”,紛紛把購物“踢”出了行程。即便是游客主動要求,旅行社也不愿意安排,導游更是不敢帶。這是為什么呢?
“《旅游法》明確規定,旅行社和導游不能從購物點收取傭金和回扣,也就是說,如果帶客人去購物,旅行社和導游是沒有利潤的。但《旅游法》同時規定,如果游客在購物點買到了假貨,一個月內可以無條件要求退貨,旅行社必須先行賠付。這對旅行社來說,非但沒有利潤,還要承擔很大的風險。”該負責人道出了其中的緣由。
最巧妙 金門把購物柜臺搬到碼頭
不能購物的條款,可是愁壞了海峽對岸的金門和臺灣商家。
以金門為例,眾所周知,金門旅游除了戰地風光外,其豐富的特產一直以來也很受大陸游客的喜愛。不過,由于《旅游法》限制購物,目前,廈門幾家赴臺游組團社的金門游行程中,要么已經完全沒有購物,要么也只帶游客去免稅店或老牌鳳梨酥店。
“以前,金門的旅游行程一般會去一些茶葉店、電器店、珠寶首飾店等,現在這些已經都不去了。”廈門春輝國旅赴金中心經理陳燕青說。此外,鋼刀、一條根、貢糖、面線、高粱酒等金門最為知名的特產,也已基本被排除在行程之外。
那么,是不是意味著從10月起,游客若去金門,就無法購買當地特產了呢?陳燕青告訴記者,最近一段時間,金門方面已經出臺了種種策略,應對大陸的《旅游法》。
例如,金門把當地知名特產的柜臺全都搬到了碼頭,游客可以在登船前“一站式”購齊,相比以前要一個點一個點去購買,實際上現在更方便了。
“一般的團隊游客會被安排提前一個小時到碼頭候船,除去通關和辦手續的時間,游客還有半個多小時可以在碼頭選購特產,時間上是充足的。”陳燕青說,“據我了解,碼頭上銷售的特產在價格上與金門島其它地方都一樣,并沒有額外加價,游客可以放心購買。”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