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曾多次發文,要求開展垃圾短信整治工作,而移動、聯通、電信等三大電信運營商也曾簽署治理垃圾短信的相關協議,專項整治垃圾短信。據調查,超過三分之二的垃圾短信其實都是三大電信運營商自己發送的,為了自己的利益最終成為垃圾短信最大推手。運營商不僅為發送垃圾短信提供便利,還為發短信的企業謀劃對策應付監管。不僅如此,電信運營商還會給短信群發企業返利,以鼓勵這些企業多做類似業務。(據央視《焦點訪談》)
手機用戶飽受垃圾短信騷擾,已經堪稱“歷史悠久”了;工信部屢次發文治理卻屢次收效甚微。以至于群發短信已經成為詐騙、招嫖以及謠言等垃圾信息傳播、寄生的主要通道之一,比街邊上的牛皮癬還要可恨。毋庸諱言,對于垃圾短信的泛濫,三大電信運營商負有不可推卸的職責,要在技術上遏制垃圾短信群發其實完全可行;之所以垃圾短信久治不愈、愈演愈烈,公眾一直懷疑是電信運營商監守自盜,《焦點訪談》的報道正好印證了這一點。
面對受害者核查垃圾短信的要求,三大電信運營商表現得無能為力,把垃圾短信和自己的關系撇得干干凈凈;而在能給自己帶來利益的企業面前他們又變得神通廣大,甚至能幫助企業逃避國家監管,服務之周全令人嘆服——巨大的差距背后,是在責任面前唱黑臉,是在利益面前唱紅臉。在商言商,電信運營商看重賺錢沒有錯,但是必須取之有道,必須遵守國家的相關法規,必須兌現自己簽署的承諾,必須履行基本的社會責任。
作為壟斷國企,三大電信運營商以“為了國計民生”的名義壟斷著市場;作為對等義務,就必須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帶頭踐行企業公民守法職責,否則壟斷行為就喪失了合法性。當然,垃圾短信泛濫,也不僅僅是企業道德的問題。因為在經濟利益面前,“道德血液”僅靠企業自律,注定無法順暢流淌。就算運營商高層并不想賺垃圾短信的錢,但在繁重的考核任務面前,底下的人也必定什么業務都敢接。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0-31道德的昭示 向上的力量
- 2013-10-31道德模范是我們的鏡子
- 2013-10-31“好人”有啥“好”?解析道德模范、身邊好人
- 2013-10-31凝聚道德力量為中國夢加力
- 2013-10-31讓道德力量引領時代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