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首頁
> > 正文
用“制度權威”根除浪費頑疾
http://www.caoliu14.com?2013-10-31 15:46? 李拯?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厲行節約正在日益成為社會共識。政府層面,“浪費也是腐敗,節約也是政績”的觀念更加深入人心;社會層面,“光盤行動”成為越來越多人的時尚選擇。也要看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浪費現象遠未根絕,奢靡之風依然存在。最近就有兩則新聞:一則是江蘇沛縣的豪華辦公樓,縣級干部竟享受“部級待遇”,辦公室面積超標、裝修豪華,“里面啥都有”;一則是內蒙古四子王旗——一個國家級貧困旗建起豪華接待中心,歐式建筑掩映在密林深處,演繹“低調的奢華”。這些現象的存在,充分說明反對浪費依然任重道遠。
經常出現的問題要從規律上找原因,反復發生的問題要從制度上去想辦法,“制度問題不解決,思想作風問題也解決不了”。隨著教育實踐活動進入后半程,面對頂風作案的鋪張浪費,越應該堅持運用“制度權威”斬斷僥幸心理,形成利劍高懸不敢浪費、預算約束不能浪費、法規昭彰不易浪費的長效機制,如此,才能對浪費奢靡之風正本清源、釜底抽薪。
揆諸以往,也曾有過“上百個文件管不住一張嘴”的經驗教訓。可見,制度的生命在于實施,不能落到實處的制度規定,只是寫在紙上、貼在墻上、掛在嘴上,非但不能產生約束作用和震懾效果,還會減損制度威信、削弱公眾信心。因此,出臺《條例》只是開始,下一步,應該不折不扣地執行到位,避免剛性約束在落實中軟化,防止懲戒機制在執行中異化。
無論是古人告誡“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還是市場經濟鼻祖亞當·斯密指出“奢侈是公眾的敵人,節儉是社會的恩人”;無論從“過緊日子”的現實必要,還是從“群眾路線”的角度看,堅持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意義都不言而喻。根除浪費奢靡之風,需要毫不手軟,一抓到底。(李拯)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3-10-31道德的昭示 向上的力量
- 2013-10-31道德模范是我們的鏡子
- 2013-10-31“好人”有啥“好”?解析道德模范、身邊好人
- 2013-10-31凝聚道德力量為中國夢加力
- 2013-10-31讓道德力量引領時代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