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旅游法》將于“十一”開始施行。新規規定,游客如果亂涂亂畫最高會受到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9月26日《華西都市報》)
“千呼萬喚始出來”,在國人的期盼之下,新規將于“十一”開始實施了。顯然,這為“文明出游”提供了制度保障,也對規范公民行為起到了重要作用,更對游客心理起到了震懾作用。若想做一些“涂鴉”、隨地吐痰和大小便等不文明行為,游客心理總會顧忌到后果,除非“索比式”的人物才想去拘留10天。這樣因小失大,聰明的游客心里自然有一桿秤。
當然,新規開始實施并不等于一勞永逸。一者,要加大宣傳力度。可以通過電視、廣播、標語、報紙、宣傳手冊等方式宣傳報道規定內容,讓國人入腦入心。規定實施初期,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比如,一些人不知道規定內容做了違法的事,受處罰時不配合。其次,要加大執法力度。有的人總是自以為是慣了,知道“涂鴉”是不文明行為,也會受到處罰,卻要以身試法,來考驗相關部門的執法力度。若執法人員聽之任之,這樣就會助長不良風氣。此外,旅游景區在資源配置上應更加人性化。文明標語、路線指示、景區廁所等配置要考慮游客的需求,加強服務,提高服務水平。
“文明出游”拷量公民的主人公尺度。“文明出游”的主角是游客,即使制度制定得再好,游客素質不提高,最終也是“亡羊不補牢”。公民的文明程度決定著這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公民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個人形象的好壞,甚至是國家形象的好壞。提高公民素質關鍵在教育。中國教育在走探索、創新的過程中,不斷探索教育教學模式和內容。當前,令人欣喜的是在教材中多了“文明”的內容,但是在追求高分數的大背景下,一些學校往往忽略了這方面的教育。從小讓孩子接受“文明教育”學校應該擔負更多的責任。此外,家長的教育也同等的重要,生活中,有些家長讓孩子隨便摘花草,甚至讓孩子在眾目睽睽之下隨地大小便,更有的家長“以身示范”,在孩子面前“洋洋得意”炫耀一番自己的“成果”,讓孩子耳濡目染,這樣的教育只會適得其反。最后,媒體也應該積極傳遞正能量,傳遞社會新風,正確引導輿論方向,營造文明的社會氛圍。
新規雖然開始實施了,但是“文明出游”的路還很長。只要我們有信心、決心和恒心,我們就一定會把中國建設得越來越美麗。“文明出游”,大家一起行動。(陳任)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0-31凝聚道德力量為中國夢加力
- 2013-10-31讓道德力量引領時代風尚
- 2013-10-31讓道德力量引領時代風尚
- 2013-10-31凝聚道德正力量 為“中國夢”保駕護航
- 2013-10-31“道德問題法律化”是一種軟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