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我輩對孝的理解就很膚淺,我輩之下輩更是知之甚少?!靶ⅰ弊质恰袄稀焙汀白印苯M成,古時候的家族是有老有小組成的大家庭。在大家庭里,老的護衛子孫,教育子孫,子孫尊敬老人,家庭和睦圓融。
孝,首先要孝順父母,父母也是廣義的,包括父母的父母,父母的父母的父母,以此類推,無窮無盡,即敬祖先,所以才有傳統節日敬祖先,結婚典禮拜祖先,不忘先輩的恩典。追根朔源,很多人500年前是同一個祖先,再追根,到伏羲時期,我們同一個祖先。所以我們孝敬父母,同樣要敬天下所有的老人。愛自己的孩子,同樣應該愛別人的孩子,因為老小是一體??!
孝,是一個人基本道德品格的起碼要求。一個人對父母都不孝,不可能對別人真心好,即使我們看到有,那也是虛情假意,是有企圖的攀緣。同樣的道理。一個人對自己的孩子都不愛,不可能愛別人的孩子。
孝,其實是愛和慈悲的融合。有孝道的人,愛心慈悲心自然流露,除了愛人,也會愛環境,包括樹木花草,飛禽走獸,直至善待至山石田土。
寫到這里,我突然想,孝其實是和諧的契入點。人與人,人與動物,人與自然怎么和諧?在物欲橫流、唯利是圖的今天,良心怎么發現?對長輩對晚輩的愛,使自我生起愛心、愛心深厚、升華,慈悲心油然而生。慈悲心是愛的理性升華,比較穩定而不易變,因此,具有慈悲心的人,必然善待萬物。
教育孩子,從小就要教他孝道,要孝順長輩,愛護比自己小的朋友,要愛護花草樹木。讓他懂得為什么愛?培植愛的根基,根基穩了,慈悲心生起,和諧就有了保障。
現在,不少孩子很精明,也很自我,長大一點,很自負,口氣大,小孩子盡說大人話,都學會了使喚人,錢意識很強,功利性很強。長大后,不會愛別人,不感恩,一切都認為理所當然。根由是沒有孝道意識。不能怪他們,是他們的父母沒有教育他們,老師也沒有教他們,他們不會自然生孝心。也不能怪他們的父母,因為他們的父母也不知道,父母的父母也沒教育他們。這是幾代人的悲哀!要怪只怪教育,把雷鋒精神丟了,把傳統的孝道丟了。
和諧社會,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是拯救地球的良方,這里關鍵的是人啊,我想拯救人是拯救地球的關鍵,進行孝道教育是拯救人的關鍵,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怎么進行孝道教育啊,小孩子們開始學習《弟子規》,大人們補習《弟子規》,斷代了,必須補,慢慢培養孝心,愛心,慈悲心,使人與人的關系升華,人人都這樣做了,社會就和諧了。(莫小玲)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0-31讓道德模范的光輝照亮心靈
- 2013-10-31道德講堂 引領公民道德建設的時代航向
- 2013-10-31學“道德模范”需要注重“五個結合”
- 2013-10-31公民道德教育需體現“三個味”
- 2013-10-31讓“道德福利”成為社會文明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