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遇好心人老魏
30多年前,陳永富只身從鹽城來到明溪,靠賣對聯、字畫等為生。4年前,他的雙眼視力逐漸減退,無法做生意了,只能靠先前存下的積蓄過日子。2年前,他的視力完全消失,行動不便,先前的積蓄也用光了,老人的生活更加蒼涼。白天,他在人群密集的地方乞討;晚上,露宿于市場過道中。
夏季,老人經常到漁塘溪拱橋下洗澡。“他把衣褲脫了個精光,拱橋處經過的人多,影響不好!于是我就管起這閑事來。”魏石金說,“發現老人沒有換洗衣服,我就幫他披上外衣,到附近的商店買了套汗衫給他穿上,幫他洗凈換下的臟衣,然后扶他到岸上。”老人最早遇到的好心人就是老魏。
看到老人住在樓梯過道里,老魏又從家里給老人抱了床棉被當墊被,為他買了件新棉襖。起初,他都是扶老人到自己家洗澡。可是由于老人雙眼失明,行走不便,而后,夏天,他就扶老人到附近的公廁里洗冷水;冬天,就每隔一星期帶老人到家里洗澡。
志愿者的幫扶
“去年暑假,我參加勤工儉學,在巧當嘉超市門前擺夜市,晚上9點半左右,看到一位老人拄著拐棍,一步一挪地經過我的攤前。我發現老人長時間停在馬路中央,也許是因為他聽到了汽車的喇叭,不敢貿然前行。我立刻跑過去,對他說:‘老爺爺,您別急,我來扶你過馬路。’老人告訴我,他的雙目已失明了,只能憑感覺走路。”明溪職業中學學生林石才說。
一連幾天晚上,小林都會看到老人顫巍巍地從攤前經過,他每次都會放下顧客,上前扶上一把。漸漸地,攙扶老人過馬路成了他的習慣。有一天晚上,貨物早早賣光了,他收拾好攤位,等候老人的出現。半小時后,老人艱難地走來了,他將老人扶過了馬路。
“老人究竟住哪呢?他每晚都出來做什么?這一次我偷偷地跟著老人回家。”小林說,“沒想到,老爺爺的家就在綜合市場一樓的轉彎處,地上一堆鋪蓋,旁邊放著一個臉盆、一個桶。”眼前的場景,讓小林意識這是一個流浪老人!
第二天中午,他用媽媽給的生活費買了床被子、兩套汗衫送給了老人。
“從那以后,他每天中午放學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邀上學校志愿者團隊的同學一塊去看看老人,有時還為他帶上些水果。”學校學生會宣傳部長朱燕霞說。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0-30開元街道首推"愛心代餐券"認購完善社會救助幫扶
- 2013-10-30齊魯網《齊魯正能量之愛心幫農季》獲第23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
- 2013-10-30愛心接力 圓了八旬老人回鄉夢
- 2013-10-30愛心晃動鷺島
- 2013-10-28晉江市開展"愛心暖職場禮包送健康"防艾宣傳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