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習仲勛與夫人齊心及習遠平習近平合影
習仲勛教育子女不搞特殊化,不允許搞任何特權(quán)。齊橋橋小學畢業(yè)升初中時,差0.5分沒有考上理想中的中學,她沒有因為自己的父親是高官而要求特殊照顧,而是選擇:“考上哪兒就去哪兒”。雖然學校食宿條件較差,離家也只有一站路程,但習仲勛仍然堅持讓齊橋橋吃住在學校,保持平民本色。那時習仲勛擔任國務院副總理,名字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報紙上,習姓又很少見,很容易讓學校的老師和同學聯(lián)想到習橋橋就是習副總理的女兒,習仲勛為了避免學校因此照顧女兒,就讓她改隨母姓,家庭出身也由“革命干部”改為“職員”,齊橋橋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在廣東工作期間,一次一批知名畫家到廣州采風作畫,習仲勛向來尊重文化界人士和藝術家,就熱情招待了他們,但由于公務繁忙,抽不出身子陪他們,就讓齊橋橋等代表他到賓館去看望這些畫家,并一再叮嚀橋橋只去慰問,不許要畫,說畫家們很辛苦,畫一幅畫不容易!孩子們從來沒有利用習仲勛的權(quán)力和威望為自己謀取過一點好處。
·[網(wǎng)友評]:關愛家庭、關愛家人,都是人之常情,黨員干部也不例外。關鍵是如何去關愛?自古以來就有“嚴是愛,寵是害”的古訓。一個黨員干部應該時常教誨家人小心謹慎,做事、說話要講原則,決不能為所欲為,否則不僅家無和睦,更損害人民利益。只有黨員干部覺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蝕,自覺同享樂主義、拜金主義以及一切歪風邪氣作堅決的斗爭,才能樹立起一個良好的家風。
資料圖片:習仲勛夫人與子女合影
習仲勛經(jīng)常用“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言教育孩子,吃飯時掉在桌上的米粒都要撿起來吃掉,一丁點也不浪費,吃到最后還要掰一塊饅頭把碗碟上的菜汁擦干凈。這種無聲的教育,使孩子們都養(yǎng)成了不浪費一粒糧食的好習慣。孩子們的衣服和鞋襪大都是“接力”著穿,大的穿舊了,再讓小的穿。
習仲勛還非常注意保護環(huán)境,節(jié)約水電,經(jīng)常教育家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厲行節(jié)約。習家人節(jié)儉行為出乎人的意料。習仲勛習慣用浴盆洗澡,每次洗完澡的水留著讓孩子們再洗,然后還要用澡水洗衣服。家里廳堂的燈晚上一般很少打開,他要求房間里只要沒人,一定要隨手關燈。在外面散步時看見地上有煙頭,他都會俯身撿起,扔到垃圾桶里。
·[網(wǎng)友評]:厲行節(jié)約、艱苦奮斗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優(yōu)良作風之一,現(xiàn)在物質(zhì)條件變好,勤儉節(jié)約的美德更是成為一個現(xiàn)代公民的必要條件。習老以身作則的勤儉品質(zhì),是黨員干部的自我對照的鏡子,也是是我們每個父母的榜樣。
資料圖片:習仲勛在工作中
習仲勛與人相處時,往往為別人考慮的多,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特別是在一些重大政治問題上,他的這種品格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一九六二年,賈拓夫、劉景范等因小說《劉志丹》問題而受到牽連,他們一同被誣蔑為“反黨集團”的成員。習仲勛抱著盡量少牽扯別人的態(tài)度,把能攬的責任都攬到自己身上。對此有人很不理解,而他卻說:“我身上的芝麻,放在他們身上就是西瓜;他們身上的西瓜,放在我身上就是芝麻。”他這種不攬功諉過、不顧個人安危的高尚品格,受到同事們的欽佩。
習仲勛情深義重,在工作和生活上很能理解人、體諒人,從不為難別人。組織上給他家里派了一位炊事員,后來患上了肺結(jié)核病,按規(guī)定應該盡快調(diào)走。中央保健辦的人員找這個人談話時,他卻表示不愿意走,而且當場暈了過去。習仲勛出于同情,不顧把病傳染給家人的危險,同意他留下來,并幫助他治好了病。
有一位戰(zhàn)友戰(zhàn)爭年代犧牲了,解放后他把這位烈士的遺孤接到家中撫養(yǎng),供他上學,直到參加工作。他還把戰(zhàn)爭年代曾經(jīng)掩護過他養(yǎng)傷的一位老大娘,接到北京家里住了很長一段時間。
·[網(wǎng)友評]:習老對自己嚴格,卻寬以待人。從小就教導孩子們要謙讓,即便是有再大的苦楚,就是一句“讓三分心平氣和”就已心生平靜。這該是多大的氣度和胸懷啊,我敬你一尺,人敬我一丈,好多事都可以化解于無形,哪里需要大動干戈?如此心態(tài),才有如此作為,這也直接影響了孩子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資料圖片:習仲勛與夫人齊心及四個子女的合影。
姐弟四人最喜歡和父親玩“騎馬”的游戲,習仲勛趴在地上讓孩子們騎在背上,馱著他們從桌子底下鉆來鉆去。有時和孩子們“打成一片”,孩子們向他“進攻”,他把姐弟四人一個個掀翻,還從大到小摞在一起。
習仲勛是陜西人,每天都要吃面條,他調(diào)拌的面色香味俱全,孩子們都喜歡吃。每到吃飯時,四個孩子端著碗,排著隊,等著父親給他們調(diào)面。他一碗一碗地拌好,看著孩子們吃得很香的樣子,滿意地笑了。
他疼愛孩子,但從不嬌慣,不讓孩子養(yǎng)成不好的習慣。節(jié)假日公務不忙時,他會帶著孩子去游公園,或參加友人聚會。有時也和孩子們一起去商店轉(zhuǎn)轉(zhuǎn),孩子們看見玩具就嚷嚷著要買,因為習仲勛從不帶錢,孩子要不到,就不高興,他就耐心地講道理,同時堅決不讓別人代買或贈送。
·[網(wǎng)友評] 治大國如烹小鮮,家國從來就不分彼此。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如果家事都能理順了,如果身正,如果家齊,治國之道盡藏其中。嚴格治家,家風賢良,如此才有“生子當如孫仲謀”,皆家風使然。
中國人歷來注重家風,“治家嚴,家乃和;居鄉(xiāng)恕,鄉(xiāng)乃睦。”顯而易見,良好的家風能夠讓子孫后代受益無窮。“嚴儉善和”,四個字或許不能全部概括習氏家風的豐富內(nèi)涵,但已將其主要理念一一展現(xiàn),習氏好家風對領導干部有警示意義,對民眾家庭亦有借鑒之用,希望能引起讀者的思考。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0-30南安市侖蒼中心小學“四個一”豐富文明學校創(chuàng)建活動
- 2013-10-30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從愿景到實踐
- 2013-10-30中央文明辦等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網(wǎng)上訪談
- 2013-10-30盧浮宮藏品首次來華公開展覽 現(xiàn)地中海文明
- 2013-10-30廳堂懸掛家訓 培育文明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