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里“賽水質”,鄉村建設“賽美麗”
—— 吾峰溪間流淌幸福音
即將建成的吾峰鎮濕地公園
今年5月,泉州市啟動小流域“賽水質”活動,全市21條參賽小流域將用一年時間,交出各自的整治“成績單”。如今,小流域整治情況如何,水質是否得到改善?近日,記者來到永春縣吾峰鎮,實地探訪桃溪主要支流之一——霞陵溪吾中至棗嶺段的整治進展。
控制源頭
村村實現污水凈化入溝渠
聽說吾峰鎮今年投資600萬元,在吾中、吾西兩村交界霞陵溪雙流交匯處建了一座濕地公園,這“鄉鎮版”濕地公園究竟長啥模樣呢?吾峰鎮黨委書記周伯祥賣了個關子,“走,咱們先到吾中村看一看。”
按捺住滿腹好奇,記者走進吾中村,沿著石階拾級而下,只見一條不知名的小溪靜靜流淌。近日來少雨,水量不大,小溪水質看上去比較清澈。河道邊,一排排廣玉蘭、茶梅、羅漢松等分布在石道兩側,綠意盎然。“農村的環境整治講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你看,我們走的這條路所用的石條,都是鎮里舊房改造拆下來的,鋪在河道旁,不但透水透氣,草也可以從石縫中長出來。”周伯祥說。
轉過一個荷花池,緊挨著民房的一塊四方地上植滿綠樹,仔細一看,上面立著一塊牌子,寫著“垂直流一級人工濕地”,原來,這是村里一個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各家各戶埋管收集的生活污水,都會集中到這里,經過人工濕地處理工藝凈化后,再排放到溝渠里。”周伯祥介紹說,結合美麗鄉村建設,現在全鎮8個村的主要角落都建了這樣的污水處理系統,實現了村村全覆蓋,今年還會再建成2座。“剛才經過的荷花池,其實是治理農業面源污染的一座氧化塘。農田里的水同樣是經過凈化后才排入河里。”
因地制宜
公園功能多樣野趣盎然
那么,這些小溪、溝渠里的水流到哪去了呢?帶著疑問,記者來到吾峰濕地公園施工現場。公園已初顯雛形,與近水遠山融為一體,相映成趣。
“我們把水引到兩條小溪交匯處,利用現有的地形和水文條件,建起濕地公園。公園設置了入口景觀園、濕地印象、陽光草坡、活水灣和水生杉園五個節點區,現在主要道路及木棧道主體工程都已基本完工,這個月底就可以完成掃尾工作了。”周伯祥說。
沿著木棧道漫步,霞陵溪水清澈見底,不時可見一群小魚穿梭在石間。溪中及岸邊栽種了再力花、睡蓮、茭白、千屈菜等70多種植物,可以想見日后“紅粉伊人枕波眠”、“絲絲朝陽透綠簾”的美景。“我們通過水上植被建構,提供多樣的環境條件,降低懸浮物質,凈化濕地水質,保護動植物的多樣性。”周伯祥說,“公園將以農耕濕地為依托,融自然野趣的生態濕地、富有魅力的水文化和純真質樸的田園風光為一體,兼具濕地生態資源保護、科學研究、科普展示和旅游休閑等多樣功能。”
抓住機遇
生態水利路網一體推進
據吾峰鎮吾西村村民張國才回憶,濕地公園所在的這塊地,以前不僅有一些臨時搭蓋的房屋,還有不少旱廁和養豬場,生活污水甚至垃圾就直接排進霞陵溪中,溪水非常渾濁。“鎮里下大力氣整治之后,現在溪水變清了,溪魚也多了起來,周邊群眾都感覺居住條件變好了。”
周伯祥介紹,自從永春開啟桃溪流域整治大幕之后,吾峰鎮首先對全長約15公里的霞陵溪吾峰段進行整治。今年年初,鎮里決定投資5600萬元重新建設吾峰鎮區至高壟4公里多的公路,同時結合道路改造,對新建道路所經過的霞陵溪進行全面治理,建設全縣首個濕地公園。“我們的想法是,把生態、水利、環保、路網結合在一起做,建成美麗鎮區。”
“吾峰鎮的做法,可以算是今年‘賽水質’的一大亮點。”市環保局水環境監督管理科科長陳穎鋒介紹,水質監測結果顯示,霞陵溪吾中至棗嶺段本質水體已由之前的Ⅴ類提高至Ⅲ類。通過企業污染整治、河道清淤疏浚、生活垃圾及污水處理、農業面源綜合治理等多種措施,全市21條參賽小流域整治的效果已經初步顯現。
“小河凈才能大河清。”陳穎鋒說,小流域“賽水質”的目的在于以賽促治,把整治工作向支流延伸,讓更多群眾暢享生態和諧的幸福家園。
□本報記者 謝曦 文/圖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9-28鄭岳林區長帶隊到蓮花鎮調研美麗鄉村建設工作
- 2013-09-17古田縣大甲璋地村抓好黨務公開助推美麗鄉村建設
- 2013-08-15東山縣富美鄉村建設產生“文化效應”
- 2013-08-07晉江英林鎮從三個方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 2013-08-06泉州市泉港區:生育文明助推"美麗鄉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