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首頁
> > 正文
深圳民辦學?!斑^渡安置”8年 新校址成別墅區
http://www.caoliu14.com?2013-10-29 14:1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尷尬
民辦教育增量不增地位,相關部門可能存在違約
在一定程度上,橫朗小學的遭遇,折射的是民辦教育“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尷尬與困境。
據介紹,深圳戶籍人口倒掛,人口流動性強,教育學位成為突出問題。數據顯示,2013年初,深圳市公辦學校學位缺口預計接近3萬。而這給了民辦教育發展的契機,從1998—2004年,深圳民辦中小學由32所增至251所,在校生從3.2萬人增至28.2萬人,占比從12%增至38%。橫朗小學就誕生于此期間:1999年,由公辦學校轉制為民辦學校。
“可以說,正是數百所橫朗小學這樣的民辦學校,在分擔投入壓力、緩解學位緊張矛盾、滿足不同收入群體對子女接受教育的選擇性需求上,為深圳的穩定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苯逃缛耸勘硎?。
然而,盡管深圳民辦學校數量和在校生人數,已占深圳基礎教育的四成,但大多數仍處在低端發展階段?!叭绻麢M朗小學是一所公辦學校,問題可能早就解決了?!蹦持袑W張老師說。
“需要時大力興辦,不需要時一腳踢開。”橫朗小學的郭老師認為,“付出的不比任何人少,卻享受不到與公辦學校同等的待遇?!睂W校負責人則表示,從接手學校到搬遷之后的維修、改善教學環境,已經投入數百萬元,“幾乎是自己的全部資產。如果不是真的愿意投身教育事業,早就支撐不住了。”
對于橫朗小學的處境,廣東鵬翔律師事務所律師梅春來表示,“四方協議對學校的安排、補償作了約定,后續的處理存在違約,不僅政府公信力受到考驗,規劃等相關部門還應負相關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
一些律師也表示,“當協議內容被擱置,學生、辦學者利益受到損害時,應當通過有效的法律途徑解決問題。通過訴訟壓力,督促相關部門履約?!?/p>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