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護欄處有缺口(畫圈處)
□本報記者陳木易見習記者陳騰健文/圖
昨日清晨6時40分左右,排尾路上一名80歲左右的依伯騎自行車從缺失的隔離護欄間橫穿馬路時,被一輛公交車撞到,當場身亡。
目前,肇事公交司機已被警方控制。事故的原因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老人騎車橫穿馬路,殞命公交車下
昨日上午7點半,記者趕到位于瀛洲環島下往亞峰公交車站方向的排尾路路段。在現場,記者看到,死者躺在馬路中間,身上已經被蓋上了一條粉白條紋的被單,遮蓋頭部的被單已經被血液浸透。死者生前騎的那部白色自行車則倒在肇事的320路公交車左車頭下方,而公交車已熄火,車上空無一人。
據報料人和周邊群眾反映,死者是一名80歲左右的老人。事發時,這部320路公交車正由瀛洲環島下來,在撞倒老人緊急停車之后,造成緊隨其后的一部321路公交隨即追尾。
“對面有一家永輝超市,依伯估計是買菜完回家,騎車橫穿馬路時不小心被公交車給撞了。”圍觀群眾猜測。
事發現場,死者身上已經被蓋上一條被單,警察正在現場疏導交通
肇事司機:路面灑水后,剎車打滑
肇事的320路公交車司機陳師傅告訴記者,當他駕駛車輛從瀛洲環島下來的時候,在車前方約10多米的距離,發現了正騎著自行車橫穿馬路的這位依伯。
“早上這條路被灑水車灑過水,我已經提前緊急剎車了,可是路面太滑,車輛沒法控制,還是給撞上了。”陳師傅說,他已有十多年的駕齡,平時開車都很小心,但當時路面實在太滑,他即便提前剎車,也還是無法避免事故發生。
如陳師傅所說,在路面上,記者的確發現了一條從環島延伸至撞車點的、長達五六米的剎車痕跡。
在采訪中,陳師傅一再強調事發時自己開車的速度并不快。“當時的速度只有20-30公里每小時,車上的乘客可以為我作證,警方也可以調取車內的監控。”
對于陳師傅的說法,業內人士表示,從理論上來說,地面上附著有水分,確實會導致摩擦力變低,剎車時易產生側滑和甩尾,但事發原因目前還有待考證。
“在一定條件下,低車速度一樣可以碾壓人致死。”該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車禍和司機采取的緊急措施、行人的交通意識等有關。
記者調查
護欄有缺口,行人圖方便橫穿馬路
在事發路段,令在場大部分人頗為在意的,則是馬路中的那條隔離護欄中間卻被拆開了一部分,形成一個缺口。
對于缺口何時出現,該條路的交通協管與居住在周邊的市民說法不一。據協管的依伯表示,直到昨天早上7點15分左右上班的時候,他才發現了這個缺口。
“斑馬線和環島的涵洞還有一段好長的距離,遠著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阿姨表示,這個缺口出現了長達兩個星期,這段時間以來,和她一樣為圖方便通過這里到對面的馬路去的人不在少數。
此外,還有不少周邊的店家表示,這段馬路臨近環島,平時車流量較大,“如果碰到路上沒有行人的,不管是的士、公交還是私家車,速度都非常快。”對于這條沒有紅綠燈的路段,他們都表示擔憂。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