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方辯解自說自話
日本外務省發言人佐藤地當天下午在新聞發布會上回應,稱發布宣傳視頻是日本政府必須定期做的事,目的是促使國際社會“更正確”地理解日本所處形勢。
佐藤重申,從歷史和國際法意義上講,竹島是日本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將繼續利用發布網絡視頻等手段向國際社會作出“細致說明”。
竹島宣傳視頻同樣發布于日本外務省主頁,介紹日本內閣會議決定把竹島編入島根縣的經過和理由,指認韓國“非法占據”竹島。日本共同社報道,截至23日晚,竹島宣傳視頻在YoutTube上的觀看次數超過1.8萬次。
獨島位于朝鮮半島東部海域,距離韓國郁陵島大約87公里,現由韓國控制,韓國、朝鮮和日本均主張對這一島嶼擁有主權。自時任韓國總統李明博去年8月訪問獨島以來,日韓關系跌入低谷,安倍晉三同年年底出任日本首相后這一爭端未現緩和。
韓國外交部證實,日本發布“竹島宣傳片”前,韓方在YoutTube上傳一段時長超過12分鐘的視頻,介紹韓國對獨島擁有主權的依據、反駁日方主張。
鏈接
日古代地圖反證侵略史
韓國國家記錄院24日說,一張19世紀發行的日本地圖顯示,韓國與日本之間的海域當時被標注為“朝鮮海”,而不是現在的“日本海”。這證明現有稱謂是日本侵略史的遺留產物。
幾十年來,韓國與日本一直就兩國之間海域的命名存在爭議,日方稱之為“日本海”,韓方稱“東海”。
韓國歷史學家認為,上世紀20年代朝鮮半島遭日本殖民統治期間,日本向國際海道測量組織申報“日本海”這一稱謂,致使如今“日本海”的使用頻率比“東海”要高。
韓國國家記錄院說,1844年,日本知名地圖制作者箕作省吾以法國人繪制的世界地圖為參考,繪制了這張地圖。地圖上,韓國與日本之間的海域被稱為“朝鮮海”。韓國歷史學家認為,這片海域當時之所以被稱作“朝鮮海”,是因為那時朝鮮半島處于朝鮮王朝統治下。
按國家記錄院的說法,選擇在24日公開這張日本古代地圖的信息,是為迎接10月25日的“獨島日”。
韓國國家記錄院院長樸卿國(音譯)說:“不少19世紀發行的古地圖都將兩國間的海域稱為‘朝鮮海’。它們證明,‘日本海’這一稱謂是侵略歷史遺留產物。而處在這片海域中的獨島無疑屬于我方。”據新華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