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下美好承諾 帶孩子到晉江看海
昨日,阿土一行走訪西昌貧困村,孩子們用彝族舞蹈迎接送來溫暖的志愿者
在明天小學,孩子們跳起彝族舞蹈迎接志愿者
東南網10月24日訊(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林天真 王金淼 文/圖)昨天,只能用“馬不停蹄”來形容賴金土和志愿者黨雁的行程。
凌晨1點,到達成都;凌晨6點半起床,買最早一班9點開往涼山州首府西昌的車票。下午3點,開始跟聯系好的當地志愿者走訪兩個偏僻鄉村。而此時,大家連一頓午飯都顧不上吃。
在民勝鄉核桃村,阿土給孩子們許了個美好的承諾——到福建晉江看海吧,你們或可以成為第一批。
孩子們甚至沒聽過“福建”,但看到志愿者帶著暖暖的衣物到來,他們張開雙臂,用彝族舞蹈來表達內心的喜悅和感激。
這樣可愛又可憐的孩子還有許多,今日,本網特派記者將跟隨志愿者,前往美姑縣走訪布里莫小學。
收到衣服的小女孩,難掩內心的喜悅
———【走訪家庭】———
父母一去不返
不知兒已成人
阿土一行最早到的,是西昌市瑯環鄉瑯環村邢永祥家。
這個家,現在殘缺不全。除了79歲的邢永祥和老伴,他們的兩個兒子,都被離家出走的妻子拋棄,大兒子因此瘋了,小兒子則選擇離家,沒再回來,為父母留下一個孫子,現已17歲。
邢永祥患有白內障,左眼近乎失明,右眼視力也越來越差。但是,因為老伴已無法下地干活,一家人就靠他種點玉米為生。
邢永祥連睡覺的床都沒有,平時只在地上搭個鋪蓋。孫子則和奶奶借住在鄰居送的一間房子,還好有張簡易的床,其余的,都是撿來的垃圾。
唯一令人欣慰的是,小邢長大了,今年讀高一,而且成績一直很好。當地志愿者劉萬全告訴我們,他們每個月會資助老邢一家200元。
昨天,阿土和其他志愿者,又現場資助了數百元。他也將小邢的情況登記下來,幫他找愛心人士結對資助,一旦結對成功,每個月可再資助400元。
賴金土和志愿者給孩子們發衣物
父母雙雙離世
兄弟與祖母相依
之后,阿土一行又到民勝鄉核桃村王明、王強兄弟一家。
幾年前,兄弟倆的父母去世后,他們便只能與80多歲的奶奶相依為命。家里至今未通電,奶奶在地上的一個簡易灶上燒飯。
弟弟王強就讀于核桃村的明天小學。雖然10歲了,但可能因為營養不良,看起來只有7歲的個兒。哥哥王明13歲了,也只有10歲左右的個兒。
王明輟學過,后來在當地志愿者的幫助下,才又去讀了初一。阿土和黨雁捐了數百元后,也做了登記,為他們找愛心人士結對資助。
有些學生穿著撿來的拖鞋,已是精心準備
———【走訪學校】———
穿著撿來拖鞋 卻是最盛著裝
王強所在的明天小學,是他們的第三站。看到志愿者們,孩子們高興地跳起彝族舞蹈來迎接。
核桃村的溫度只有10多度,有些孩子卻穿著撿來的破拖鞋。“今天孩子們知道我們要來,已經是穿得比平時好了。”當地志愿者的一句話,讓在場的人都感到心酸。
尤其是阿土,除了現場發放準備的衣物外,他當即聯系了在晉江的朋友。“應該可以寄1000雙運動鞋過來,這樣孩子們就不會受涼了。”
許下美好承諾
到晉江看海吧
校長王志軍說,學校共有學生221名,7個班,只有6個教室,急缺一個食堂。因為孩子們每天早上8點到下午5點,都在學校,沒有食堂,中午只能用干糧對付。
王校長提到,學校的老師們從來都沒見過電腦,阿土立馬答應為他們解決電腦的問題。
更令人興奮的是,他還邀請孩子們到福建晉江去看海。“我們每批會邀請20個孩子去,我希望你們能成為第一批。”
孩子們說,他們甚至沒聽說過福建和臺灣。“知識太匱乏了,這真令我難過。”阿土說,他會盡快將孩子們看海的事情落實。他們可以暑假過去,就當過個夏令營,長長見識。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0-17福州一志愿者組織獲批復 成福建首個民間助學中心
- 2013-10-11福州93歲依姆十年助學四萬余元
- 2013-10-11福安生源地助學貸款額連續5年全省第一
- 2013-09-28漳州市上調殘疾人助學補助標準 資金將獨立核算
- 2013-09-23愛如潮水來助學 德化貧困女圓泉州師范學院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