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病發病范圍與絲綢之路吻合,因此得名
東南網10月23日訊(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陳麗娟)口腔潰瘍、皮疹、眼角膜發炎、關節疼痛……這些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毛病,或許是罕見的“絲綢之路病”,嚴重可能會導致患者病危。這兩天,南京一名趙姓患者,患“絲綢之路病”3年后完全失明的新聞,在網絡上引發熱議。
昨天,記者走訪泉州各大醫院發現,其實“絲綢之路病”離我們并不遙遠。福醫大附屬二院免疫內科主任醫師周明宣表示,自己就曾接診過一例患“絲綢之路病”而致雙目失明的病人,還有因此病血管爆裂險些喪命的患者。專家提醒,不必過于恐慌,如有口腔潰瘍反復發作,伴隨眼睛發炎、關節疼痛、長膿皰等,就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解析】
得名:發病范圍與絲綢之路路線吻合
福醫大附屬二院免疫內科主任醫師周明宣介紹,“絲綢之路病”屬于免疫系統疾病,是血管炎的一種。臨床以復發性口腔潰瘍、生殖器潰瘍、皮膚和眼部病變最為常見,全身各臟器均可受累。
俗稱的“絲綢之路病”其實是白賽氏病,該病發病率最高的在土耳其,之所以取名白賽氏病,就是以土耳其當地的一名醫生BEHCET(諧音)而命名的,后因此病在東亞、中亞等地發病率較高,發病范圍與古代絲綢之路的線路基本吻合,故而俗稱“絲綢之路病”。
特征:伴隨其他病而來容易被誤診
“絲綢之路病”早期臨床表現為復發性口腔潰瘍,發病群體不限男女、以中青年居多。一般人初期以為口腔潰瘍并不在意,并未及時就診。
后期,口腔潰瘍癥狀伴隨著眼病、皮疹、外陰潰爛、關節疼痛、長膿皰、血管病變等,這些癥狀又不是同時來臨,大多數病人又輾轉至眼科、皮膚科、婦產科等科室,耽誤了治療時機。
絲綢之路病,嚴重的可累及全身血管,侵害到口腔、關節、眼睛、腸胃和神經等多個器官。一旦延誤病情,后果不堪設想。嚴重的會致人完全失明、腦萎縮,甚至死亡。
【案例】
因患此病失明泉州好幾起
周明宣說,10多年前,他在福州工作時,就接診過類似的病例。那是一名中年男子。來科室就診時,眼睛炎癥嚴重,已經出現“前房積膿”癥狀,兩只眼睛完全失明,還伴有關節疼痛等癥狀。由于眼部血管已經完全破壞,眼睛功能沒了,無法治療,只能以緩解癥狀為主。
記者從二院眼科獲悉,該院因“絲綢之路病”而失明的病例也有好幾起。眼科高主任說,白賽氏病雖然不是常見病,卻是致盲率較高的一種疾病,危險性高,大多癥狀與南京的這名患者類似。
陰部潰爛疑是其他病延誤治療
上個月,周明宣就接診過一位女病人,患有“絲綢之路病”,但她拖了好幾個月才從婦產科轉診過來。原來,這位女子的癥狀有些特別,陰部有很大的潰瘍,一直遮遮掩掩,四處看中醫、非專科醫生,還用了許多偏方,就是不見好。因為病情嚴重,該女子走路都已經有些變形。
周明宣說,生殖器潰瘍的癥狀,在白賽氏病中并不少見。但大多患者容易諱疾忌醫,耽誤病情。此前有位病人也屬于較晚來就診,結果動脈瘤破裂,引起大出血,差點去世。
血管爆裂險丟命
“內里”千瘡百孔
三四年前,二院免疫內科的醫生們就將一名30多歲的男子,從鬼門關拉了回來。這是該院迄今接診的最嚴重病例。該男子此前已去過多家醫院,都沒查出來。除了口腔潰瘍外,他還有點特別,就是一直頭疼。
后來,一查才知道,該男子得了腦靜脈血栓,牽引導致頭疼,也屬于血管病變的征兆。事實上,他的“內里”早已千瘡百孔,引起多部位病變。特別是髂總動脈處(約在腹股溝的位置)血管有炎癥,管壁破壞嚴重,時間長內里引起大出血,破到腹腔。最后,醫生們給他做了動脈支架手術,才保住性命。
周明宣說,白賽氏病不比其他的病,許多都是并發癥,需要多學科聯合治療。
【提醒】
不必恐慌及時就診最關鍵
對此病也不必過于恐慌,周明宣指出,一般的急性口腔潰瘍屬正常,但若是一個月內發作好幾次,且基本沒好過,同時對喉嚨、食管、消化道、腸道等,都造成影響了,那就不容忽視,應及時就診,建議去免疫科。
他同時指出,成年人因眼睛炎癥引起的失明,白賽氏病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不容忽視。對于白賽氏病,及時就診最關鍵,治療越早效果越好。
那么,市民怎么辨別自己的口腔潰瘍是不是白賽氏病呢?
周明宣介紹,普通口腔潰瘍一般一年只有兩三次,但如果一個月內多次復發,并伴有關節疼痛、皮膚紅斑等,或是年長者既口腔潰瘍,又莫名長了痘痘,都應及時來做檢查。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