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考公務員的時間。報考時間過半,熱度依然不減。即便錄取比例“千里挑一”,但公務員依然是就業選擇中的大熱門。
年輕人為什么“熱衷”考公務員?應當肯定,有的青年人懷揣理想、報效國家,有的畢業生愿意投身政府部門、服務社會大眾,甚至還有中國傳統社會里對“仕途”的認同感。也要看到,這種“公務員熱”的背后,還有人看中的是其他,比如有人期盼“學而優則仕”,有人認為“找個穩定工作比什么都強”,有人暢想著“一杯茶、一支煙,一張報紙看半天”……
收入穩定、工作清閑、福利待遇好……對公務員的想象,究竟是事實還是迷思?言人人殊,但已經有一種圍城效應:沒進城的人想象著各種好處,剛進城的人卻感慨落差太大,沒有期待中的那么多“油水”,也沒有想象中那么清閑。看似光鮮的職業外表下,經歷著越來越大的考核、競爭、輿論壓力,恐怕是許多新任公務員們的共同感受。
盡管上班炒股、玩游戲之類的消息仍會見諸報端,但公務員責任大、任務重,卻是不爭的事實。更為關鍵的是,少數人“只要有了權,就會有錢”的不良預期,隨著民主政治的推進、公民權利意識的提高,恐怕越來越不那么容易實現。十八大以來,“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的宣誓,對多名省部級高官的查處,都在說明,中央領導強調的“為官發財,應當兩道”并非虛言。而一些人的那種忍一時清貧、等將來變現的設想,只會把公職生涯變成一次危險旅行。
事實上,爭相競考公務員中,有追求理想信念的價值取向,亦有各種實際利益的隱性期待。如果是為后者,那么“公務員熱”就值得深思:是不是政府權力過大了,是不是隱性福利太多了?這正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改革方向,反對“四風”轉作風,堅持反腐“老虎”、“蒼蠅”一起打;削權放權轉變職能,讓屬于資本的回歸市場,屬于權力的回歸法治。“財政供養人員只減不增”的明確表態,必然對公務員素質提出更高要求;而隨著聘任制的逐步推進,“鐵飯碗”的打破也只是時間問題。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9-28“鄉鎮公務員”曬工資 最低一個月僅775元引熱議
- 2013-09-26法制日報:公務員眾星捧月般地位該改了
- 2013-09-13騙子快速戰術忽悠女公務員 電話套走25000元
- 2013-08-31漳州公開遴選24名市級公務員
- 2013-08-29武漢公務員技能大賽決賽評出3位“最牛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