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餐廳”能堅持下去,全憑這群義工的傾力支持(左起,當大廚和服務員的夫妻;給餐廳帶來音樂的鋼琴老師;幫廚的大姐)
餐廳唯一規則:不設防
“信任餐廳”除了咖啡、糕點、飯菜,還設置了聊天的小包間和一張張卡座,甚至還有一個小書吧和幾臺電腦,以及一個可以享受按摩椅的電影播放廳。在這里,水果飯菜可隨意享用,顧客吃飽了,可以到書吧看書、彈鋼琴、打游戲、吃水果,想呆到幾點都成,因為這家餐廳24小時不打烊。
但是,餐廳沒有專職服務員,顧客得自己動手打飯端菜,飯后還得自洗碗筷。餐廳沒有收銀員,只是在西餐、中餐柜臺的角落里,分別掛著一個不起眼的小箱子,顧客自覺投幣付款,白吃也沒關系。
一開始,不少顧客來蹭飯,老板劉鵬飛總笑臉相迎,但時間一長,蹭飯的客人大多成了義工,他們送來了按摩椅、洗臉盆、水果,大學生們趁著節假日,趕來刷馬桶、擦玻璃。劉鵬飛算了筆賬,開業近3個月,80%顧客能自覺投幣,一些人忘了帶錢,下回來也會補上。
“外國都沒人敢做,中國人居然敢”
餐廳的生意越來越紅火,有點出乎劉鵬飛的意料。他說,開餐廳的初衷是實驗,對熟客來說,這是一個體驗信任與快樂的地方,但對更多的陌生人來說,這可能是一個“問題吧”。
“我就等著別人來提問,其實我也沒有答案,我和來人一起思考,我相信,大家一起思考(信任這件事),是有益的。”劉鵬飛說,他不是學者,不是社會活動家,只想完成一個多年來的心愿:看著越來越多人進入信任的圈子,享受幸福感爆棚,他就覺得值了。
四天前,餐廳迎來了兩個金發碧眼的洋妞,翻譯悄悄告訴劉鵬飛,這是從阿姆斯特丹來福州的游客,她們看到餐廳的新聞后,執意要來吃頓晚餐。
兩個洋姑娘說,吃飯自己付錢,在國外沒人敢做,沒想到,中國人居然敢做。劉鵬飛比畫著,讓翻譯告訴姑娘們,中國人很聰明,所以,光想著炒作是很容易被識破的,只有真心信任,餐廳才能繼續下去。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