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是具有中國特色政治生態中的一個特定稱謂,在“雁陣”中充當“頭雁”角色。當前,“一把手”身上出現的諸多問題,其焦點與“樞紐”都出在一個“權”字,“權”牽一發而動全身,有時會使官員“愛”之深,群眾“痛”之切,雖只有“一票之權”,卻絕不僅擔“一票之責”。因此,如何造性地運用領導藝術,提高領導水平,做到“以信行權”對一把手來說尤為重要。
首先必須要有高尚的人格,樹立正確的事業觀、工作觀和政績觀。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是黨的群眾路線的靈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也是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人民在給予一把手權力的同時,也交付了責任、重托和考驗。俗話說“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權、情、利這三要素集于一個具體的人,是有機的統一體,若用于為民,則用得其所;若用于為私,則遺患無窮。因此,一把手要將“為民作主”作為樹立和堅持正確的事業觀、工作觀和政績觀的根本標尺,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正確對待和行使手中的權力,用人民賦予的權力不折不扣地服務于人民,切實踐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公仆誓言。
其次必須要有堅強的品格,發揚實干苦干、無私奉獻的優良作風。焦裕祿、孔繁森、楊善洲、蘭輝,之所以能深受群眾愛戴,在群眾中樹立自己的崇高威信,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對人民群眾有著深厚的感情,在工作中兢兢業業、扎扎實實,為群眾辦了許多實事、好事。因此一把手必須立足本職,帶頭樹立實干形象,弘揚奉獻精神,要經常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多聽、多看、多調查研究,在實踐中發現機遇、尋找機遇、把握機遇,在遇到是非曲直的重大決策風險時,不能因為風險的存在就畏縮不前,而應當知難而進、勇于開拓,充分體現一把手獨樹一幟的決策風格和敢擔風險的決策魄力。時時處處關心體貼群眾,盡心盡力為群眾排憂解難,在實干苦干中樹立起自身實實在在的威信,用模范行為感染和激勵群眾。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0-11武夷山市中小學開展“國旗敬禮”活動宣講道德
- 2013-10-10長泰縣“道德講堂”活動進走商會貼近群眾
- 2013-10-09全國道德模范曹陽飛宇:他們的堅持我感同身受
- 2013-10-08泉港區開展“道德講堂總堂”第六講活動
- 2013-10-08晉江云峰中學舉行“道德講堂雅言經典誦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