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價藥難尋蹤跡,挑戰公眾健康
http://www.caoliu14.com?2013-10-11 08:40? 謝婷?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藥廠生產動力不足,盲目降低競標價格,醫藥不分的體制……促使廉價藥逐漸銷聲匿跡
這些效果好、銷路不愁的藥物,本該是各家制藥廠爭相生產的“寵兒”,為何會淪落到銷聲匿跡的境地呢?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藥廠的生產動力不足。廉價藥大多是普通基本藥物,屬于政府統一定價范疇,藥企無法自主定價,導致廉價藥十多年身價不變,而原材料、人工等各方面成本飛漲,企業無利可圖甚至虧損。以他吧挫為例,一瓶100粒裝的他吧挫目前市面售價為1元至2元,除去材料成本和包裝的費用,藥企的利潤所剩無幾,更不用說將企業的經營等成本考慮在內。
其次,同行之間盲目惡意競爭,也使廉價藥越來越少。從2009年開始,國內大部分地區實行基本藥物集中招標采購,初衷是用競爭的辦法,保證基本藥物的市場供給。但部分藥企為了競標成功,在此過程中盲目壓低藥價,一是為了能壟斷市場,令其他企業無法進入;二是將中標作為無形廣告,以擴大影響,并為日后的公關打好基礎。有媒體報道,一支青霉素的包裝成本為1.6元,但個別藥企的中標價格同樣為1.6元。這些企業一旦中標,肯定無法保證正常供應。
惡意中標之后,這些藥企的通常做法是,要么逐漸減少中標產品的供應量,要么降低藥劑實際的含藥量,以減少企業因供應基本藥物帶來的損失,這使得市場上不少廉價的基本藥物,供應始終處于緊張的狀態。而藥監部門對于不按照中標協議供應藥品的藥企,只是將其加入“黑名單”,并扣除數額不大的履約保證金。違約成本不高,導致參與惡意競爭的企業“有恃無恐”。
另外,長期以來形成的醫藥不分的體制,使得藥品收入成為醫院收入的主要來源。一些醫院為了增加收入,寧愿更多地選擇同類型的高價藥品,將廉價藥拒之門外。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3-10-10漳浦:關注空巢老人心理健康 預防精神疾病
- 2013-10-08海滄區政協視察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
- 2013-09-28中石化健康快車為吉林患者送光明 手術全免費
- 2013-09-25廖正花:為老區群眾送去健康福音
- 2013-09-17武平縣開展“義診進鄉村送健康”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