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首頁
> > 正文
漳州“非遺”獲邀國家大劇院 首次組團出漳表演
相關新聞
民間藝術串成戲 亮相國家大劇院漳州是福建省唯一參加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的城市,連演16場
昨日,文藝演出在市歌仔戲藝術中心彩排
東南網10月10日訊(海都報閩南版記者 陳群文/圖)大鼓涼傘、薌劇、木偶戲、錦歌彈唱、剪紙藝術,5項民間藝術串起一臺戲。
這些最能代表漳州地方特色的傳統藝術,厝邊們肯定再熟悉不過了,但你們肯定沒想到,平時就出現身邊的表演,就要登上全國的舞臺了。本月12日,它們作為漳州文化的代表,要在國家大劇院亮相。
昨日,漳州市文廣新局副調研員簡奕耕告訴記者,經過了一個多月的策劃和籌備,在國家大劇院展演的活動內容策劃已經全部敲定,音樂制作、舞美設計、道具等工作也都基本完成,今天已經進京了。“這次我們把最能代表漳州地方文化特色的傳統藝術,包括大鼓涼傘、薌劇、木偶戲、錦歌彈唱、剪紙藝術,串成一臺戲,展演10天,連續表演16場,一定會讓國家大劇院的觀眾驚艷。”
國家大劇院是國家文化的象征,代表著國家甚至世界級的最高藝術殿堂。這次國家大劇院推出走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活動,免費為全國各地市提供展示的舞臺。
這次,漳州作為全省唯一一個參加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的城市,別提機會有多難得,體現了漳州文化底蘊的深厚和影響的深遠。而薌劇和木偶戲更是整個文藝表演的重頭戲。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