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北京晨報》載,76歲的郭老漢近日將三個女兒告到通州法院,稱自己身患重病,要求女兒每人每月支付500元贍養(yǎng)費。據(jù)稱,老人有退休工資,并不缺錢,也沒啥病,打官司只是因為孤獨,想借機跟女兒們見見面、說說話。經(jīng)法院調(diào)解,三個女兒最終承諾以后常回家看看老父親。
讀著新聞,不禁讓人心酸:郭老漢難耐孤獨,竟然想出了這種不是辦法的“辦法”!同時更令筆者感慨的是:現(xiàn)實生活竟比作家筆下的文藝作品更典型,更具有戲劇性。人們記得,著名演員嚴(yán)順開主演的小品《假話真情》,說的是父親以病重為由將兒女們“騙”回家為其過生日。可相比郭老漢的官司,小品故事的典型性就遜色多了。你看,現(xiàn)實中“病危通知”都不管用了,只有法院的“傳票”才可保證兒女們團聚不“缺席”!
多么令人心酸的“不是辦法的‘辦法’”呀!我們不禁要問,它在向人們昭示著什么呢?對此,我有三點感嘆。
其一,可憐天下父母心!“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是的,現(xiàn)實生活中,誰的父母不是為了兒女含辛茹苦、無怨無悔的?然而,當(dāng)父母年老體衰時,做子女的理應(yīng)擔(dān)當(dāng)起照顧、贍養(yǎng)的責(zé)任,可郭老漢想跟女兒們“見見面、說說話”的愿望卻竟然只有通過法院傳票才能實現(xiàn),想來真讓人心中酸楚至極。
其二,敢問幾多孝順情!筆者沒從報道中看出郭老漢的三個女兒分別從事什么工作,距父親居住地有多遠(yuǎn),但可以肯定的是,三個女兒很長時間都沒有回家看望老父親了,并且連有效的聯(lián)系溝通都沒有。否則,老人也不可能出此下策,狀告自己的孩子。筆者不禁要替郭老漢問一下他的三個女兒,難道你們一年四季都很忙,沒有一天的空閑嗎?你們把對父母的回報、孝順到底放在什么位置呢?
最后,“回家看看”何其難!不是有歌唱道:常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哪怕幫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這是多么溫馨和諧的情景啊!按說,包括郭老漢在內(nèi)的老人們都該享受此等待遇的。可現(xiàn)實中,老人們能獲取如此待遇的難度不小。雖然,“常回家看看”已納入老年人權(quán)益保障法,然而如郭老漢般的老人仍不少。相關(guān)部門應(yīng)好好地研究舉措,有效解決“常回家看看”不再難,不要讓其成為一紙空文。(程孝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