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父母一般心,養兒育女皆是情。欲言此愛非凡處,唯有堅守堪最美。周末,身臨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羅長姐、鄭亞波、阿布力孜.努來克、邵景秀、李惠云、許張氏等平凡父母的愛子情境,細讀其事,領悟其愛,深受打動,深感他們堅守實屬不易。
他們堅守于平凡的意念。一個個動人的故事,隨處折射著平凡的人性意念——慈善。在羅長姐的心里:“我只是軍人的母親……”;在鄭亞波的誓言里:“即使全世界都放棄了你,我也不會放棄”;在阿布力孜.努來克的口頭上:“雖然你是漢族,但你也是我們的女兒……”;邵秀景當初遇到棄嬰楊林時感到:“……他太命苦,親生父母嫌棄他,我不能再不管他” ……這些不染鉛華的字眼,都是平凡意念的縮影,都是人性本善的寫實。我想,也只有堅守于平凡的意念,保持了做人的本善,才能有如此自然本真的人性思想,才會用畢生的心血去努力兌現。
他們堅守于平淡的生活。一個個平凡的父母,面對著一個個智障的孩子。其中的境遇,其間的挫拆,是可想而知的,生活必然苦楚,生命必有磨難。就當前而言,可怕也會有人感嘆:好人難當,好人命苦。然而,對于他們來說,雖然心中有痛,苦亦難免,但卻終究保持了一顆平淡的心靈和樂觀的精神去直面于現實。在照顧各自的智障孩子中:羅長姐35年無怨無悔,鄭亞波10年不離不棄,邵景秀34個春秋默默守候,李惠云背著兒子學習生活已整整8年,許張氏40年用無私書寫著人世間最偉大的母愛。說實話,想著那些帶血連肉的數字就會心生畏難之情。可是,他們卻在堅守于平淡生活中挺直脊梁走了過來。
他們堅守于平常的愛舉。走進他們愛子的世界,一個個平常而細微的愛舉,都孕育出了一個個生命的奇跡。羅長姐為了順應兒子在部隊養成的習慣,專門建起了1米高的木柵欄,到處尋找購買了搪瓷碗,醫生斷定最多活到40歲的兒子,至今已62歲仍然身子骨硬朗;鄭亞波為了開發兒子的智商,勇敢地當起了“音樂人”,最終陪著兒子走上了中國夢想秀現場;阿布力孜.努來克為了照顧“漢族女兒”也是無微不至、傾其所有,終究把女兒培育成了“民族團結好少年”;“力量媽媽”李惠云更是以母愛的力量把兒子從小學背進了大學。縱覽這一個個愛舉,這一個個奇跡,那是愛碩果,是愛的回報,也是天下好心人共同的期待。站在美麗中國的新起點上,我們需要奇跡,更需要這平常而美麗的愛舉。
平凡父母,非凡堅守。這是我們最好的楷模,時刻傳遞著人間正能量!
平凡父母,非凡堅守。這是我們最好的榜樣,是美麗中國的一面道德旗幟!
平凡父母,堅守最美;平凡之人,堅守亦美!愿好人一生平安,愿人人如此堅守!(王 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