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這是李白《俠客行》的詩句,形容承諾的份量比大山還重,極言誠信的重要。公益廣告"德耀中華·當代中國二十四誠"中二十四個當代中國誠信榜樣作為一種文化的象征,一種先進道德文化的凝聚者和傳承者,給社會傳遞了一股正能量。我們為人處世,或認真或敷衍的態度,都體現出一個人內心世界的道德水平。
救死扶傷,是醫務工作者的天職。武漢小處方醫生王爭艷堅持著"讓病人花最少的錢得到最好的治療效果"的信念,二十五年如一日,始終為病人著想,不開一張高價處方,其高尚的醫德、恪守職業道德的精神,贏得了病人的愛戴和同仁的尊重;把誠信作為畢生最大追求的村支書王樂義掀起了一場冬暖式蔬菜種植革命,結束了冬季北方人只能吃白菜蘿卜的歷史,他無償地、毫無保留地把技術教給前來學習的農民兄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誠實守信寫下了最好的注腳;保定"油條哥"劉洪安因堅守誠信,拒絕復炸油的誠信經營行為詮釋了新時代大學生創業者崇高的精神品質;艾克拜爾從事郵遞員工作26年來,奔忙在烏魯木齊地區的大街小巷,累計行程超過30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七圈半,為用戶投送各類郵件1700余萬件,無一差錯,他對于"誠信"的不渝追求,使他成為深受用戶信賴的綠衣使者;保潔員鄭仁東拾到20萬元巨款原封不動地上繳警方,失主拿到失而復得的錢感激不盡,并拿出2000元錢作為酬謝,他分文未留,如數捐給了希望工程,雖然環衛工人拾金不昧的先進事跡屢見不鮮,但像鄭仁東這樣在工作中任勞任怨的"城市美容師"們不單單美化著我們的城市,還一次次地凈化了人們的心靈。
為人處世,不要做一個冷眼旁觀的過客,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文明人,誠信熱切地幫助別人,不僅心情愉快充實了自己內心的精神世界,還贏得了他人對你人格尊嚴的肯定與贊許,何樂而不為呢?試想:如果社會上沒有誠信二字,沒有人去實施誠信,那社會又會是怎么樣的呢?人與人之間倘若普遍地缺乏真誠,互不信任,充滿了爾虞我詐,也就沒有社會基本的道德規范了。
在做到誠信的同時,也要做到公平正義。公平正義是誠信的道德源泉,只要公道和清明常駐人心,人們就會按照理性和良心做事。公平正義的社會秩序使人之為人本身得到普遍的尊重,從而消除了人與人之間的猜疑與隔閡。我們應該把誠信作為畢生的坐標,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誠信對人,誠信對己。(武漢文明網評論員 高佩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