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吃苦吃苦耐勞,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新時期農村基層干部必備的素養。農村基層干部肩負著關注民生、造福百姓的重任。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要先過“苦關”。農村基層工作就是“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事情平凡而又瑣碎,要想把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都解決好、處理好著實不易。農村基層干部必須時常保持不怕苦不怕累的心態,遇到困難時才能臨危不懼、處變不驚,具備泰山壓頂而不色變的良好心理素質。不僅要具備能吃苦的精神、肯吃苦的干勁,還要有不怕吃苦的行動,要將不畏懼艱難險阻的精神付諸到實踐中去;必須虛心學習、腳踏實地、真抓實干,在實踐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以自己不怕苦不怕累的行動為黨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最能實干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時講:“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實干”是“實”字在先,踏踏實實、實實在在。農村基層干部必須滿腔熱情,投入全身精力,全心全意地撲在工作上,做到“不以事小而不為,不以事雜而亂為,不以事急而盲為,不以事難而怕為”。踏踏實實做好黨和人民交給的每一項工作;實干,必須“干”字當頭,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勇挑重擔、敢打硬仗、敢啃硬骨頭,要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勁頭,把實事干好,把好事干實。農村基層干部實干就是認真貫徹黨的方針、路線、政策,大力推進民生項目的實施和惠農政策的落實,為實現趕超跨越、同步小康、民族復興的“中國夢”無私奉獻。
——最能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同時也是一個地方發展進步的活力所在。農村基層干部要牢固樹立創新思想,不斷增強創新意識,積極參與創新實踐,努力產出創新成果。任何事物都是發展變化著的,不創新、不發展就會不適應,就會被淘汰。因此,面對瞬息萬變日新月異的發展情勢,不創新一點出路都沒有。馬克思主義人為:“實踐無止境,認識無止境,創新無止境。”當前,農業農村工作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創新的空間不斷拓展,為農村基層干部提供了較好的創新機遇與條件,創新已成為農業和農村工作的主要內容之一。積極投身農業農村工作的創新實踐,定能取得豐碩成果,并能造福廣大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