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天下父母的真心,莫過于兒女健康就是福。全國孝老愛親模范中,羅長姐、鄭亞波、邵秀景、阿布力孜·努來克、許張氏、李惠云等平凡父母,面對兒女遭遇的不幸時,強忍自己內心甘苦,堅韌執著、竭盡身體里爆發出的無限力量,不離不棄的照顧孩子,他們的愛子行為震撼人心,他們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們。
羅長姐對待親生兒子,不止是簡單的生活起居,為了順應兒子部隊生活習慣所修建的吊腳樓,百多次重復做飯、尋找搪瓷碗,不讓家人用鐵鏈鎖兒子,不讓醫生注射鎮靜劑……縱使因為兒子嚴重智殘而次次傷害母親,打下眼珠子,羅長姐都沒有因為受傷害而放棄。她堅信自己的努力可以幫助兒子活得更“正常”,再多的艱辛困難都在最后兒子可以喊出“媽媽”、“感謝媽媽”而變得值得,這是一位母親心內最柔弱的軟肋,不需要孩子回報,只要孩子盡可能不要因為生病而更加痛苦,是偉大的母愛讓辛苦變得容易戰勝,是天下娘心讓羅長姐無怨無悔,每天看著兒子開心吃飯、安心睡著就是一種幸福,一種堅持的動力。
“即使全世界都放棄了你,我也不會放棄!”鄭亞波母親以積極樂觀的心境、不離不棄的10年執著,培養了兒子在音樂方面的造詣和愛好,一位智障男孩卻能登上中國夢想秀,彈奏一曲《親愛的小孩》。10多年母子相依為命的生活,難道母親自己不苦嗎?既對孩子不同于其他小孩顯示出的自卑而心疼不已,又要盡力積極樂觀,感染孩子一起勇敢面對生活的荊棘和困難,是她用自己深沉的母愛照亮了孩子的整個世界和未來。
阿布力孜·努來克和邵秀景,他們身上散發的天下爹娘心,面對的是被遺棄的孩子,邵秀景說了:“他太命苦,親生父母嫌棄他,我不能再不管他”;阿布力孜·努來克說:“雖然你是漢族,但你是我們的女兒”。他們面對非親生生命的堅守,已經超過父母血緣之愛,是仁慈善良的無私大愛。
因為身體里爆發出的愛,所以始終堅持為愛付出,無怨無悔。他們的付出,總能見到奇跡,讓我們認識勇敢的力量,看到愛的回報。他們是平凡父母的代表,社會上一定還有許許多多平凡為大愛堅守的父母,愿這份正能量超越血緣父母之愛在社會傳播開。(王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