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的感人事跡引起了大家的普遍關(guān)注。在一群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yè)奉獻和孝老愛親的優(yōu)秀中華兒女中,閃耀著這幾個身影,近百歲的許張氏在使著生命最后的力量為已患病四十年的兒子延續(xù)生命,不到生命最后一刻誓不休。85歲的羅長姐用35年的付出創(chuàng)造了生命的奇跡,打破了醫(yī)生對兒子活不過40歲的預(yù)言。65歲的邵秀景堅守34個春夏秋冬,把人生中最寶貴的時間全部傾注到腦癱養(yǎng)子身上。年已五旬的蘇金蘭挑起生活的重擔,把多年殘疾的兒子培育成為一名世界特奧冠軍。正值壯年的鄭亞波,執(zhí)著10年不離不棄,用柔弱的雙肩為智障兒子撐起成長的天空。李惠云堅持8年背著不能走路的兒子上樓、下樓,上學(xué)、放學(xué),從小學(xué)直至大學(xué)。她們都是平凡而普通的女性,但她們有一個共同而閃亮的名字,那就是媽媽!在她們身上所迸發(fā)出的無比耀眼的母愛光芒,久久地照亮著孩子前進的道路,不論這個孩子是聰明的還是智障的,是年幼的還是年長的,是親生的還是收養(yǎng)的。
這些鐵錚錚的事實讓我們再次深深的體會到在愛的名義下,媽媽的力量竟是如此之大。大到年近百歲,本應(yīng)安享晚年的許張氏依然執(zhí)意要獨自承擔著照顧臥病在床兒子的重擔,只因擔心兒子在福利院可能會受委屈。大到最有力氣的同學(xué)背不動、爸爸背著吃力的孩子,只有媽媽才背得自如。大到即便被精神失常的兒子誤傷而失去了一只眼睛,也不愿意用鐵鏈鎖住兒子,堅持全天候照料兒子吃喝拉撒睡。如果不是因為深沉而溫暖的母愛,誰又能解釋是什么給予了媽媽在孩子苦難的人生面前這樣堅強、堅持和堅守的力量呢?
如果說在她們身上所體現(xiàn)出的母愛是生活困境下的強烈爆發(fā),那么在生活中,我們絕大多數(shù)的媽媽并不用受著這樣的煎熬,滿懷的母愛常常只需隨意揮灑在孩子日常衣食住行的悉心照料中,有如細水長流,溫潤而蜿蜒綿長,讓人快樂、平靜而幸福。
不論為何,大愛無邊,恰似那句詩所言: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林曉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