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中國家需發展自身網絡技術
有業界人士認為,這并不意味著巴西不再選擇外國網絡設備供應商的產品,如思科、華為等公司的產品。巴西政府不會要求更換外國設備供應商,但會要求所有的政府及國營公司必須購買在巴西本土生產的網絡設備。目前巴西大部分的網絡需要經由美國,所以巴西政府打算鋪設直接通往歐洲并連接其他南美國家的海底電纜,以擺脫美國對巴西等拉美國家的互聯網監控。巴西還將通過聯合國推動制定硬件和軟件隱私安全的“國際規則”。
事實上,巴西在此問題上并不是個例。歐盟已明確表示,有意推動云計算行業的發展,以便繞過美國的服務器,避開受美國監控的可能。有分析指出,如果巴西實現了互聯網數據存儲的本土化,可能引起其他國家的效仿,美國硅谷的大批高科技公司可能因此而損失慘重。以巴西為例,目前巴西用戶數在“臉譜”占第三位,在“推特”及“YouTube”視頻網站占第二位。
美國智庫新美國基金會在8月份的一份報告中預測,此次斯諾登事件會導致其他國家在美國的遠程數據存儲量銳減,至2016年損失可達350億美元。美國高德納公司2012年發布的報告預計,今年云服務市場營收為1310億美元。斯諾登事件的影響波及到其中的20%—30%。
到2016年,全球云計算行業營收預計將達到2070億美元。這是一塊非常誘人的“蛋糕”。弗萊舍對本報記者表示,發展中國家有必要發展自身的網絡技術,這有利于全球信息流動的平衡,也有利于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
互聯網博弈深刻影響國際政治
美國智庫新美國基金會開放技術研究所主任薩沙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巴西政府對互聯網進行強制地區性管控將使巴西民眾無法使用流行的應用軟件和服務,并危及互聯網行業的開放性。
有分析認為,“棱鏡門”事件對互聯網技術未來的發展將產生重大影響。盡管美國仍將是這一領域技術發展的引領者,但未來各國勢必會加大對互聯網技術的投入和安全建設,互聯網領域的這場博弈將深刻影響國際政治。
目前,也有一些專家對巴西此舉表示擔心。有互聯網技術人士認為,此舉可能會造成標準與協議的不同,使巴西互聯網變得更加“孤立”。尤其是在相關技術與軟件的通行標準方面,如不能與國際規范相通,勢必造成成本上升,并直接影響創新。(記者 王海林 丁剛)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