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首頁
> > 正文
福建誕生第100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90后為捐髓猛增肥
記者調查
醫院骨髓異體移植 親緣關系占一半
其中多數是半相合移植 無形中增加了手術難度和費用
本報記者林雅
都知道骨髓移植治療白血病最難的是配型。隨著配型成功病例的曝光增多,不少人都有一種感覺,現在尋找合適的供體是不是不再困難了?
其實不然,昨日,記者從協和醫院血液科調查發現,白血病患者找不到合適供者的情況還是時有發生。
目前,骨髓移植中,親緣供體占了一半,由于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多數是父母作為供體進行半相合移植,而這在無形中增加了手術的難度和費用。
我省每年新增千名白血病患者
造血干細胞移植(包括自體和異體移植兩種)可用于治療惡性血液病,部分惡性腫瘤,部分遺傳性疾病等75種致死性疾病,比如,再生障礙性貧血、地中海貧血、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以及廣為人知的白血病等。
當前,我國有500萬名等待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患者,其中白血病患者每年新增8萬人左右。
2010年,福建省血液病研究所曾對全省成人白血病的發病情況進行了摸底調查。
省血液病研究所副所長、協和醫院血液科主任醫師胡建達教授說,最新調查統計數據顯示,白血病的發病率為每十萬人中就有3-4個。
這就意味著我省每年約新增千名白血病患者(按2010年福建人口36894216人計算)。其中,新增的成人白血病患者中,青壯年占了多數。而如果把14周歲以下兒童的白血病發病率加進去,這個數據將更高。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