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德文化節歡迎會上精彩的民俗文化表演。(通訊員 陳瑜瑾 攝)
>>>鏈接
福德文化節再次被列入
國臺辦重點規劃交流項目
福德正神俗稱土地公,是兩岸閩臺、港澳地區乃至東南亞國家廟宇最多、信仰最廣、影響面最大的民俗神。仙岳山土地公廟建于宋代,明、清歷代多次重修,是廈門民間信仰中香火最盛的宮廟之一。2008年重新修葺落成的仙岳山土地公廟氣勢恢弘,建筑面積達數千平方米,薈萃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木雕、石雕、剪瓷雕等諸多閩南傳統工藝,是目前全省乃至全國最大的木結構土地公廟,成為傳承、展示閩南文化遺產的重要基地。
2008年9月,首屆福德文化節在仙岳山土地公廟舉辦,吸引了兩岸近2000名信眾參加,在閩南和臺灣引起了強烈反響;2009年7月,第二屆福德文化節在臺灣屏東舉辦,大陸專家學者和宮廟信眾100多人組團參加,進一步深化了兩岸民間文化交流。2010年,第三屆福德文化節再次在仙岳山舉行,同時也第一次被國務院臺辦列入重點規劃交流項目,這也是湖里區在開展對臺交流交往史上惟一獲國臺辦正式批復的重要活動。第四屆、第五屆福德文化節又來到馬來西亞、臺灣宜蘭等地進行交流,受到當地信眾的熱捧。今年的福德文化節又回到湖里仙岳山,并再次被國務院臺辦列為2013年重點規劃交流項目,這意味著兩岸交流進一步加深。
莊嚴古樸、以兩岸雙主祭人形式進行的“福德文化節”,吸引了兩岸學者、信眾相聚共慶。近年來,湖里區堅持以福德文化為抓手,以臺灣中南部和基層民眾為重點,以促進兩岸交流交往為根本,積極推動每年一屆的福德文化節活動,對接兩岸民俗傳承、增進兩岸民間交流、深化兩岸民眾融合,逐步形成了“福德圣地、湖里仙岳”、“福地湖里、德澤兩岸”的獨特福德文化品牌。以傳承民俗文化為宗旨的福德文化節,在拓展兩岸共同文化內涵,升華兩岸同根同源的中華情結,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交往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 |
![]() |
責任編輯:陳楠 |